對于鉆石,在視覺效果的層面上,我們評判它質量的高低主要是亮度和火彩兩個方面。而這兩方面,拋開鉆石本身質地的因素外,主要也就是受切工影響。
鉆石的切工多種多樣,除我們常見的57/58刻面的圓鉆外,還有公主方、梨形、心形、雷迪恩形、祖母綠形等。其實標準圓鉆的切割方式是最完美的這點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方鉆和圓鉆都是58個面,但方鉆上部只有20個面,而下部有38個面,而圓鉆的上部是33個面,下部是24或25個面,可見方鉆的重量都集中在下部,同等重量下肯定是圓鉆顯大。
雖然切割面多確實有利于光線的反射,但也不是鉆石的切面越多越好。切工的好壞,依賴良好磨光并以精確的幾何方式磨切。光強調切面多而不考慮切割方式的科學性,同樣無法獲得璀璨的鉆石。另外,還有一點需要強調,鉆石的切面的多少也依賴于鉆石的大小,一顆承受得了105個刻面的鉆石,通常也是克拉鉆以上。
標準的圓多面形鉆石切割應該是57或58個刻面,其差別在于在57個刻面的基礎上將底尖切磨成面。近來商家多推出88切面/105切面/108切面與8心8箭,但提高鉆石亮度及火彩是由鉆石的切工比例決定的,而不是鉆石切面的多少。切面多的鉆石不但要占用更多的工時,而且在切磨過程中的損耗也大,同比下成本高很多。因此建議大家不必迷信鉆石切面多少,切工比例是主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