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家總會談及科技時尚的iPhone,包包,人們自然就會想到高端奢華的Louis Vuitton,這些知名品牌強大的力量已經將“品牌標簽”深深釘入了人們的腦海。
如今是一個品牌角逐的時代,同樣優質的產品貼上不同品牌的標簽就會產生巨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最直觀地體現在價格和影響力上。
羅孚(ROVER)曾經是英國汽車工業的旗幟,在其發展過程中經典迭出,載譽無數,成為當之無愧的“英國汽車工業教父”,著名的路虎(LAND ROVER)就曾是它旗下的子品牌。不過由于政策的變動,英國汽車工業受到極大影響,盛極一時的勞斯萊斯(Rolls-Royce)、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等一眾品牌紛紛被其他汽車廠家并購,羅孚(ROVER)也不例外。
進入21世紀,羅孚(ROVER)核心技術及制造設備被中國上汽集團分次收購,而最重要的品牌商標卻被福特納入囊中。失去“金字招牌”的上汽為了將羅孚(ROVER)的品牌價值發揮到最大,基于原品牌LOGO推出了英文發音、外觀設計方面極為相近的全新品牌——榮威(ROEWE)。
不過,正如人們所知,榮威(ROEWE)汽車完全沒有獲得和羅孚(ROVER)一樣的影響力和市場效應,其售賣價格更是相差甚遠,這種現象直接體現了新晉品牌與百年名牌的巨大差距。
如果說榮威是中國人收購洋品牌不成而自行開創自有品牌的結果,那么中國人的品牌落入洋人之手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快消品行業的中華牙膏創立于1954年,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市場上擁有良好的口碑和高端的形象。1994年,聯合利華集團“租用”了“中華牙膏”商標,而后這一國貨名牌被逐步雪藏,經過中方多番交涉后中華牙膏才得以“復出”,但卻依然改變不了它被逐漸降格為中低端品牌的命運。
很多品牌在發展的過程都充滿坎坷,而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卻又不盡相同。有的新牌因缺少深厚的歷史積淀在前進的道路上踽踽難行,有的老牌因被巨頭并購而失去了特有的個性和內涵......這樣的例子在如今品牌林立的商業社會屢見不鮮。
擁有“貼地飛行”美譽的薩博(SAAB)汽車被通用收購后逐步喪失品牌精髓,終難逃過破產的命運;由“奢侈品眼鏡幕后功臣”打造的德文公爵(HERZOG)手工眼鏡盡管系出名門,但與羅意威(LOEWE)等老牌的同門師兄弟相比知之者甚少;包豪斯名表榮瀚寶星(JUNGHANS)代工廠改旗易幟推出的覓凡(MIES VAN DE ROHE)從設計到細節都下足了功夫,至今仍是一個“小眾品牌”;曾經全國聞名的護膚品牌小護士((MININURSE)在被歐萊雅(L’OREAL)收購后近乎于被雪藏,已經淡出人們的視野;昔日代表“民族力量”的南孚(NANFU)電池名氣傳遍大江南北,被并購進美國吉列(Gillette)集團后很快萎靡,再也不能重現過去的輝煌。
榮威(ROEWE)也好,中華牙膏也罷,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猶如一片沒有硝煙的戰場,保證產品擁有良好的品質有時并不是取勝的關鍵,商業戰略與戰術應用才顯得更加重要。
建議不要直接引用圖片,服務器會定期清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