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也能當門票?”十一長假剛剛過去,人們旅游的興頭未盡,小城福建泰寧又掀起一股特別的旅游風潮。
旗袍也能當門票
中秋剛過,福建小城泰寧傳出舉辦“千人旗袍會”的消息。據悉,從10月8日到16日,游客身著旗袍游覽泰寧尚書第、明清園兩大景區的游客,均可享受免門票的待遇。
據介紹,尚書第是泰寧古城的核心區域,泰寧古城是一個具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小城,尚書第是是明朝兵部尚書兼太子太師李春燁的府第,是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具有濃郁的傳統文化遺存,深刻的時代記憶。明清園匯集國各地明清時期各流派原真性古建筑,歷代名家書法和珍貴木雕藝術珍品,集合了中國收藏家陳明青先生畢生的收藏,明清園本身也是優美典雅的藝術園林。兩大景區被攝影家譽為最具國風氣質的外景地。
海峽兩岸旗袍秀
10月16日,“旗袍夢 秀泰寧”海峽兩岸旗袍文化嘉年華在泰寧古城舉辦,屆時兩岸旗袍愛好者匯聚泰寧古城,上演一場千人旗袍秀,號召更多旗袍愛好者展示中華服飾文化的美好和中國女性的優雅的身姿。一襲襲雅韻旗袍,一把把油紙傘,暗香流瀉,裊裊行走于“漢唐古鎮、兩宋名城”的古街古巷,留影于中國明清木雕大觀園的明清園,顧盼于有著數億年丹霞地貌的寨下大峽谷。優雅曼妙的旗袍,在泰寧世界華人馬拉松期間,為各地運動員以及游客上演一場視覺盛宴。自中秋節起,泰寧還啟動了“旗袍夢 秀泰寧”攝影大賽,歡迎給喜愛的旗袍攝影作品投上寶貴的一票。(投票地址:掃描微信二維碼,關注“泰寧旅游”微信公眾號進行投票)
附件:
泰寧古城 尚書第
泰寧距今已有1340年的歷史。歷史上人才輩出,曾出現過隔河兩狀元,一門四進士、一巷九舉人的盛事,僅宋代就有兩名狀元、23個進士,宋代名人朱熹、李綱等曾在此講學。泰寧文物古跡眾多,素有“漢唐古鎮、兩宋名城”之美譽,不僅有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朱德、周恩來舊居”和大批珍貴的文物都保存完好。在泰寧古城,你既可在明朝兵部尚書的深宅大院中品味“江南第一民居”的美輪美奐,也可以在紅軍街上追憶工農紅軍三進三出的烽火歲月。一碗擂茶,一曲梅林戲,古城生活令人神往。
尚書第又叫“五福堂”,是明代天啟年間兵部尚書李春燁的府第。典型的泰寧傳統“三廳九棟”建筑,占地面積為5400 平方米,大氣開闊。風格上既借鑒了京城官府建筑的莊嚴恢弘氣勢,又糅合了徽派山墻建筑的元素,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大型府第式民居。它布局之嚴謹,制作之精良,文化之厚重,功能之實用,裝飾細節之考究,在明代建筑中亦十分罕見,且至今完好地保留原始狀態,有著“江南第一民居”的美譽。
寨下大峽谷
寨下大峽谷是天然地質博物館,不同地質時代的峽谷首尾相連,間隔數億年的地貌同在視野,天穹奇巖、云崖天碑、堰塞湖泊、天崩地裂讓你親身體驗滄海桑田的堅守與承諾。
寨下大峽谷集中體現了泰寧青年期丹霞地貌的主要特點,千百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泰寧形成了遺世獨立、蔚為壯觀的“丹霞洞穴博物館、峽谷大觀園、碧水丹山長畫卷”的丹霞極品。丹崖赤壁上聚聚散散、層層疊疊分布著大小不同、深淺不一、千姿百態的丹霞洞穴,其中的天穹巖套疊狀洞穴獨步天下、世間少有,這里還是“丹霞峽谷大觀園”,景區內遍布的線谷、巷谷,生動展示了丹霞峽谷的生長發育過程。難怪有人說,寨下歸來不看谷
明清園
明清園是一家大規模的收藏展示全國各地明清時期各流派古建筑以及珍貴木雕藝術珍品的民間博物館,集合了中國收藏家協會古典家具收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明青先生畢生的收藏。踏入明清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徽派建筑——司馬府第, “連升三級”的拔步床、金絲楠木雕的五百羅漢、長達十幾米的照壁……場面宏大,場景豐富,巧奪天工、嘆為觀止
明清園,這座融合中國傳統古典園林和現代休閑創意, 將珍奇古建筑收藏品融入泰寧的靈山秀水,形成的獨特文化旅游景觀,是福建省唯一的民間收藏大觀園、泰寧旅游文化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