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酒香四溢的商周青銅爵)
在商周時代,由于生產力提高,釀酒業發達,青銅鑄造技術成熟,青銅酒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些精美的青銅酒器不僅為后人再現了當時貴族優裕奢華的生活場景,也為研究當時特定時期的社會現象提供了重要實物,為中國獨特的酒文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商代是一個十分崇尚酒的社會,造酒業發達,嗜酒之風盛行,飲酒成為宴飲、祭祀中不可缺少的禮儀。當時的人們冶鑄青銅,制造了大量造型各異、種類繁多的飲酒器具。奴隸主貴族為了“明尊卑、別上下”,將青銅酒器納入禮器范疇,形成了完整的青銅酒器系統。大量出土實物證實,到了商代晚期,青銅酒器品種之多、數量之眾,成為古代奴隸社會的一大奇觀。
至周代,酒器大為減少。武王伐商,歷數殷紂王的罪狀中,其中一條就是酗酒,以此為鑒,所以以成王的名義對即將赴殷地管理商人遺民的衛侯康叔頒布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禁酒令——《酒誥》,以法令的形式告誡貴族及其子孫,禁止飲酒酗酒,規定只有在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能適當地喝點酒,而且不得喝醉,如酗酒若不能禁止的,可以給予殺戮的最嚴厲的處罰(“禁游飲于市,不可禁,搏而殺之”——《尚書·酒誥》)。即便如此,飲酒之風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爵是商、周時期除鼎之外最重要的青銅禮器,具有社會制度、組織和規范等具體意義。在《說文·鬯部》中有“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的記載,說明在商、周時期,它是最典型、最常見和最基本的酒禮器,是當時等級、身份的標志,是青銅禮器組合的核心器(西周以后禮器組合的核心為青銅鼎),也就是說擁有爵的數量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
商代弦紋銅爵(圖1):通長13.2厘米,通高16厘米,腹徑6.9厘米。銅爵較肥,長流,短尾,流高尾低,腹一側有鋬,傘狀柱位于鋬流之間,束腰,鼓腹,腰腹的橫切面呈橢圓形,平底,素面,三足近于三棱刀狀,腰部飾有三周弦紋。器型端莊簡約,古樸優美。
商代饕餮紋銅爵(圖2):通高17.9厘米,通長17.4厘米,腹徑6.4厘米。卵圓形深腹,圜底,流、尾較長,三棱形尖足外撇,腹部一側有鋬,鋬頂飾獸頭。腹稍淺,沿上直立兩菌狀柱,柱頂飾渦紋。腹飾一周以云雷紋為地紋的饕餮紋,上有一周云紋。鋬內腹外壁上銘文“子又口”三字。器型優美,紋飾繁縟。
西周祖戊銅爵(圖3):通高19.5厘米,通長17厘米, 腹徑5.9厘米。長流、三角形尾,深腹圜底,三棱形尖足外撇。腹部一側有鋬,鋬頂飾獸頭。器型較瘦削。口沿上直立兩傘狀柱。腹飾以云雷紋為地紋的饕餮紋。傘柱上有銘文“史”一字,鋬內腹外壁上有銘文“祖戊”二字。
西周夔龍紋銅爵(圖4):通高18.2厘米,通長17厘米,腹徑5.8厘米。卵圓形深腹,圜底,流、尾較長,三棱形尖足外撇,腹部一側有鋬,鋬頂飾獸頭。沿上皆直立兩菌狀柱,柱頂飾渦紋。腹飾四組以雷紋襯地的夔龍紋,上下各有一周連珠紋。鋬內腹外壁上鑄一象形“鳥”字。
這一時期的各種酒器不僅成為家族財富和身份等級的象征,也成為今天讓人嘆為觀止的經典藝術品。它們使得塵封已久的歷史變得生動清晰起來,它們見證了歷史的興衰,并將成為我們珍貴的歷史遺產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