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14點15分,《蘭若訪談》如約御進“禧翠宮”,開啟了這場別開生面的訪談之旅。一進“禧翠宮”之感是距離和神秘,二進“禧翠宮”則是癡迷和眷戀之感。仿佛穿越大清、仿佛夢回古國,回眸間的剎那都縈繞著皇家氣派和尊貴。當筆者同本期嘉賓北京博愛旗袍管理委員會主任、禧翠宮品牌創始人金鳳女士初見的那一刻起,腦海中閃現出的字眼和畫面便是:“此人,不主旗袍更有何人?”
正如在專訪中談到的“此生不渝宮品,不問前世來生”那般天意,禧翠宮上承下接、應用而生。就像金鳳詮釋到的:“禧:代表至高無上;翠:代表天地精華;宮:代表皇家氣派。如此大氣磅礴的深意,不僅是一個簡單的品牌名稱,更多是承載著一種使命。將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瑰寶發揚光大,將皇家的高貴和氣韻得以延續和傳承,而宮品旗袍就是承載他們的衣魂!”
作為京派旗袍的傳承者,金鳳一直致力于旗袍文化的研究、傳播與推動。為此,她在北京博愛旗袍管理委員會一直倡導“讓慈愛與美麗同行”,一直踐行“讓不會穿旗袍的人會穿旗袍”,一直秉承“純手工打造,讓工匠精神一脈相承”。“每當看到一個個姐妹從不懂旗袍到身著旗袍走向舞臺自信綻放的時候,我是最幸福的!”金鳳動情地講到。
如今,禧翠宮的品牌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金鳳坦言到:“這與旗袍會姐妹們同心合力的推動分不開,如今的禧翠宮不是我的,是大家的。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蘇,中國旗袍文化的復興和昌盛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助力!慶幸的是我們趕上了這個好時代,政府越來越重視傳統瑰寶的傳承、保護與挖掘。我們的繡娘也可得到政府的關懷了,這對京派旗袍的傳承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傳統手藝人的斷代是傳統文化傳承面臨的最大危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為之奮斗!”
除了旗袍,金鳳也一直熱衷于公益事業的推動。她將旗袍跟“拯救黃花梨”行動揉合在了一起,這看似跨界很大的品類,緣何會碰出火花?專訪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拯救黃花梨”行動的項目負責人吳詠梅女士為其揭秘。
吳詠梅的一番暢談,讓其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她講到:“無論是宮品旗袍還是黃花梨,都是皇家之寵,御用之物,在當下都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我們應該用愛來承載這生命之樹,世界萬物根根相連,無論是人、事、物都有著生命。一呼一吸之間都釋放著滿滿的能量。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假如我們可以伴著黃花梨樹一起成長,這樣的意義和價值是綿延子孫、福澤后代的。”
當“京派旗袍傳承者”的面紗被揭開,坦露給我們的是大愛和慈善,是又一次的人格升華。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與回歸,需要千千萬萬像金鳳一樣的傳承者來推動!
專訪最后,《蘭若訪談》欄目組共創一首小詩(禧翠宮品/金鳳呈祥),以表達對像金鳳一樣的傳統文化傳承者的敬畏!
禧氣雍容富貴金,
翠擺翹楚龍飛鳳。
宮匠御心旗袍呈,
品存高尚載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