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將于11月28日在千島湖文淵獅城開幕,再一次將如何傳承“紡織非遺”的話題推向全國。作為這場盛會的主辦方,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杭州新天地集團等各方攜手共筑“紡織非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為有著千年輝煌歷史的“中國織造”錦上添花。
杭州新天地集團是一個以文化營造為核心的文商旅復合產業運營商,對傳統文化始終懷著深深的敬意和熱愛,與非遺有著深厚的因緣。
集團創建了國內首個以工業遺存為主題的產城綜合體,將那些歷經了歲月變遷、承載了不可復制城市記憶的工業遺存元素,轉化成生機盎然的城市時尚文化。
千島湖文淵獅城更是集團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的力作。因建造新安江水電站深埋在千島湖水底的古獅城曾經文化昌盛、百工興旺,有很多優秀的特色文化、手工技藝,比如木石磚三雕、麻繡、繡花鞋、里商仁燈等等,但是和全國各地的非遺現狀一樣,瀕臨失傳,十分可惜。
文淵獅城把這些本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技藝,通過開設工坊、學堂,用活化的方式加以演繹、傳習,使它們進入游客的生活,重新成為一個產業,獲得自我造血功能,從而重獲生機。
文淵獅城引入非遺傳人、民間匠人、美院師生、獨立設計師,把非遺技藝與時尚文創進行跨界融合,生產定制紀念品,提供了吃、住、行、游、購、娛全過程立體式的生動體驗,讓非遺技藝成為可看、可嘗、可玩、可用的時尚消費品。
文淵獅城把園區里的手工藝體驗工坊免費提供當地村民經營,并為他們做培訓、做推廣,深受非常歡迎。他們積極選擇課程,想出不少創業、創意點子,經過設計師的加工提高,制作出游客喜愛的產品。
博物館里說教式的陳列展示已經不能引起年輕人的關注,為此,文淵獅城首創浸入式情景化文化體驗手法,喚醒非遺文化身上“沉寂的美”。在文淵獅城,游客可以親手紡布、刺繡、扎染、做香囊,在一梭一針、色彩香味中感受非遺的美好。游客對此非常有興趣,有些孩子在織機上可以呆上一天。那些加上設計師改良的過紋樣的織物,被他們當作禮物買走。
由于有了穩定的客戶需求,園區周邊村民重新撿起手藝,做來料加工。文淵獅城非遺生活化、產業化的實踐,得到了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的充分肯定。2016年,文淵獅城掛牌國內首個非遺生活化體驗基地;2017年,中國絲棉麻綜合研究中心落戶文淵獅城;這次,又迎來首屆紡織非遺大會的隆重召開。可以說,文淵獅城成功走出一條地方文化振興和非遺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首屆紡織非遺大會召開期間,數百位來自政府、全球頂尖設計團隊、國際組織、研究機構、合作企業、國內外行業媒體等代表相聚文淵獅城。跨界融合成為主旋律,“中國織造”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杭州新天地文旅集團總裁林瑾說,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上升,傳統文化的價值將不斷被重估,越來越多的人會為紡織非遺的獨特性、藝術性買單。紡織非遺正在迎來萬紫千紅的春天。
在文淵獅城織布
在文淵獅城扎染
文淵獅城在暑期活動中教習手作
文淵獅城竹馬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