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一輪回,時光荏苒激情仍在。
12年一沉淀,寒潮來襲內心炙熱。
初心不改,孟令達(Nicky Meng)再一次追隨創業浪潮,隨著時間累積年齡漸長,依托于過去12年舉辦國際創意論壇Pecha Kucha Beijing所積累的各種人脈資源,他和三個小伙伴一起做了駿馬文創傳媒(以下簡稱JM Media)。
(孟令達與Lucia Rampanti在氪空間活動現場)
剛畢業那會Nicky做過英語老師,798兼職翻譯銷售,他曾經跟隨美國電影制片人羅燕女士學習電影制片,那些年最大的感觸就是人要多讀書。后來機緣巧合下結識了校友Sebastian Linack,來自德國的建筑師,大家用工作業余時間組織Pecha Kucha Beijing創意論壇。
從2006年開始舉辦“國際創意論壇Pecha Kucha Beijing”,到2018年一共做了35場。Pecha Kucha是由英國建筑師Klein Dytham于2003年在日本東京創辦的,從建筑師延伸到整個創意領域的線下論壇,全球1000個城市聯動,北京的團隊就Nicky這一個中國人,其他幾人分別是來自德國的建筑師Sebastian Linack、奧地利建筑師Florian Puche、奧地利策展人Miriam Deller,2017年初來自意大利的Lucia Rampanti 也加入到PKBJ團隊中來。他們深愛北京這個城市,希望在北京的創意領域共享自己薄弱的力量。
(Pecha Kucha Beijing團隊及全球分布圖)
“20張圖*20秒”屬于全球Pecha Kucha的獨有模式,仿佛有神奇的魔力,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設計師和創意者。奧運獎牌設計師、中國著名服裝設計師、世界頂級建筑設計師們都曾站在Pecha Kucha在北京舉辦的論壇的舞臺上。
(Pecha Kucha Beijing在BMW活動現場照)
銀河SOHO開業上萬人到場,潘石屹親自上臺介紹PKBJ團隊。活動場地多樣性,從三里屯到798藝術區,從蘭會所到氪空間。合作機構高規格,從北京國際設計周到英國、德國、奧地利、荷蘭、韓國等大使館深度合作,見證了北京十年來設計和創意的發展。
(銀河SOHO開業潘石屹在臺上介紹Pecha Kucha Beijing)
在組織PKBJ過程中,JM Media積累了大量品牌、媒體、設計資源,通過過去積累的國內媒體、國際媒體等大量資源,依托于“一帶一路”,更好地服務品牌客戶,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品牌“走出去”,同樣鑒于跟駐華使館們的良好關系,駿馬文創傳媒搭建了一個國際交通品臺,幫助更多的國際產品走進中國市場。
(在三里屯太古里橙色大廳大眾汽車項目現場照)
駿馬文創傳媒創始人Nicky孟令達曾在自己的微博寫道:“十二年來經歷的風雨,帶給我們的感覺依然是清新纏綿。“ 過去的12年,Pecha Kucha沒有收過任何門票,依賴各類品牌對活動的贊助支持,讓這件事穩健的繼續下去。如今回想起來,沒有商業化的結果就是:錢,沒賺到,但初心未變,內心清澈喜悅。
?(與荷蘭駐華大使合照)
為了將積累資源更好的轉化,Nicky于2017年二次創業與兩個小伙伴一起聯手創辦了駿馬文創,他是一個感性、有信仰的人,喜歡去看秀,藝術展,設計展,看電影,做瑜伽,在深夜作七言古詩…當回到辦公室,要面對財務、股東、合伙人…處理繁雜的事務,“享受當下,珍惜一切,憧憬未來”,孟令達說道:“天道酬勤,只要堅持我們就不會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