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7年中國中產階級家庭教育觀念白皮書》發布,這份報告通過對1000多位中產階級家長的問卷調查,詳細分析了中產階級群體的子女教育現狀以及他們的教育理念。
綜合參考了中國國家統計局、福布斯雜志以及瑞信財富報告等渠道對“中產階級群體”的定義,本次調查研究選擇“大專以上學歷,家庭年收入在30-50萬,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以腦力勞動為謀生方式的,家中有在國內接受K12(小學/初中/高中)教育的子女”的群體作為研究對象,共1015個樣本。
上述報告顯示,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未來規劃更國際化。
許多中產階級家庭并不滿足于子女在國內公立學校的學習,有24.4%的家庭有將子女送到國際學校就讀的想法,而有28.1%的家庭有未來讓子女出國留學的計劃。在有出國計劃的家庭中,歐洲是家長更傾向的子女留學方向,占比33.3%,其次是北美和澳洲。
毋庸置疑,即便是一個心如止水的人,但當有了寶寶,就會開始無形中的攀比和競爭,而國際化教育也成了很多中產家庭追求的一種教育方式。
有人說很多人開始國際化教育的第一步是起一個英文名,而此前鳳凰周刊發了一篇文章《中產教育鄙視鏈》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文章舉例子說:鄭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玩耍時,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么?”女兒回答:“我叫Eva。”于是兩個人開始玩耍。這時,旁邊另一個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對方沒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著鄭女士的女兒跑開了。鄭女士表示“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英文已經成為孩子之間區分階層的一大標準。”她立刻過濾掉曾經考慮過的幾家或便宜、或由中教授課的英語班,直接選擇了“頂配”。
小小的故事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升級下的一些現狀,父母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讓孩子實現往上的階層流動,交高昂的學費,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很多家長越來越開始注重孩子的英文名的現象的背后實質是教育升級背景下,現代都市生活編織了一張以消費為文化符號的社交媒體網絡,勾勒和劃定各種各樣的圈層,英文名作為文化符號也越越來越重要。
事實上,起英文名字其實很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小孩出生的時候要起小名,上學的時候要起大名,專業人員和學者還要起“別號”來彰顯自己的教育背景。孔夫子出生的時候名“孔丘”、字“仲尼”。即使在今天,中國人進了新的工作單位,考入研究生院,或是開始一段新的婚姻,也會起個新的名字。我的同事Alpha和Beta就是這樣,他們給兒子取名叫Gamma。(Alpha是男性)
此外,中文名一般都是父母起的,而英文名絕大多數是自己起的,因此英文名代表的是潛意識里的自我認知。另外,起英文名的時候大多都是少年兒童,俗話說三歲看老,因此英文名作為每個人潛意識里的自我認知,往往也能窺探一個人未來的命運走向。
目前,使用英文名還只限于那些居住在城市地區,教育水平較高的人群。你要是找個農民工問他的英文名字,他一定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隨著中國國際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進入了必須起英文名的時代。2001年以后,所有小學要求三年級以上開設英語課;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要求一年級就開設;父母給孩子起英文名已經很普遍。
由此可見,起英文名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起英文名,英文名的取法有幾條重要原則,一定要遵守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敲黑板,劃重點:
第1,絕對絕對不要用水果蔬菜等物品名稱來稱呼自己
第2,最好不要給自己取動物名什么 Tiger, Panda, Dragon,讓人感覺非常奇怪。
第3,稀奇古怪的名字不要起,尤其是在你不知道這個英文詞的意思的情況下。
有很多這種的例子,有人叫自己 Blue,不知道這個詞也有憂郁的、下流的、沮喪的的意思么
有人叫自己 Balloon(熱氣球)
有人叫自己 Power,
甚至有個哥們沖上來叫自己 Volcano(火山)
真心話,要表達自己特地獨行的機會有很多,沒必要在名號上做文章,如果本來中文名就被爹媽取了個“楊偉”、“殷靜”這類奇葩的名字,就更要好好的取一個好聽簡單正常的名字。
不過,講真,如果真的有取英文名不會出錯的方法,那歪果仁豈不是要少了一大人生趣事~ 就算咱規避得了取名雷區,也阻止不了人類的超強腦洞,躺槍簡直無處不在。
不過,最近還真的有很多小伙伴在取英文名的時候在躺槍,很多人被安利的一款取英文名必備神器——麥迪遜一網站應運而生啦!
這個集部集無數外國網友智慧和腦洞于一身的網站,一定會為你打開英文名的新大陸。
麥迪遜網站有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并對數據和個人特質進行精準匹配,里面會根據你的個性特征生成很多一般詞典中根本查不到的詞條。
除了數據的匹配,這個網站還能對于語音和語義作出理解,然后基于中文名字的發音量身定制出每個人的專屬英文名量身定制的供參考的英文名字還有好幾個,分分鐘避開英文名同質化雷區!
操作起來也非常的簡單,只需要登錄網站麥迪遜,輸入性別和姓名,就可以出現逼格滿滿的英文名。
當然,也可以搜索微信公眾號“麥迪遜英文取名”哦!
沒有英文名的可以拿來防身,有英文名不妨上去查查自己的名字,起碼被歪果仁調侃的時候不會迷の聽不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