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首都基輔200公里的南巴格河穿過文尼察。當烏克蘭幾乎陷入內戰邊緣的現在,在文尼察卻找不到戰爭的痕跡。這是一座寧靜的現代化城市。公交車24小時行駛,連電車也被無線網絡覆蓋,如果公共設施出了問題,你還可以撥打熱線向市長抱怨。
很長時間內,文尼察只有兩處旅游勝地。一處是尼古拉·皮羅戈夫醫生的故居。他開創了俄羅斯的野戰外科,死于1881年。他經過防腐處理的尸體就躺在城市邊緣的家庭墓地中。另一處景點是希特勒在1942年所建的“狼人”總部,位于文尼察以北8公里外的森林中。
大約在3年前,文尼察出現了第三處景點:歐洲最大的舞動之水表演——南巴格河里被安裝上人工噴泉,70米高的水柱噴向空中,伴隨著音樂和激光表演,烏克蘭各地的游客們慕名而來。
文尼察兩家糖果工廠的工人這么描述第三處景點的盛況:這是彼得·波羅申科送給這座城市的禮物。這兩家工廠都屬于Roshen集團——烏克蘭最大的巧克力制造商,其老板正是該國最富有的人之一波羅申科。
5月26日,波羅申科在大選中一輪速勝,當選烏克蘭新一屆總統。
就在半年前,即使最大膽的賭徒也不敢預測波羅申科會成為總統候選人,并會以過半的選票當選總統。
然而,自3月27日他宣布參選,就一躍成為烏克蘭政壇危機中最大的黑馬。 與尤先科先蜜月后分道揚鑣
波羅申科出生于敖德薩西南面一個小鎮,靠近摩爾多瓦邊境。上世紀90年代初他完成學業時,蘇聯解體。像其他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一樣,他也選擇下海經商,做起了巧克力豆貿易。
他有著商人的天賦,很快成為兩個貿易協會的領袖,并在各地收購了多家巧克力工廠,將這些公司整合為Roshen集團。在全球100大甜食企業中,Roshen名列第18位。甚至連其競爭對手,另一位總統候選人季莫申科也在電視上承認,她會購買Roshen巧克力送給家人。
在烏克蘭民間有一句俗話:做生意的人,到了某個時候,要么“參與”政治,要么干脆自己當政客。
1998年,波羅申科加入效忠時任總統庫奇馬的社會民主黨,并首次在烏克蘭議會獲得席位。兩年后,他離開社會民主黨,創建了自己的黨派“團結工會”。
2001年,波羅申科突然加入反對派領袖尤先科的陣營,并作為“我們的烏克蘭”聯盟議員進入國會。到了2004年,他又資助了當時的“橙色革命”,將尤先科推上總統寶座。
但兩人關系很快就產生了裂縫。烏克蘭Pravda網站報道稱,2005年尤先科競選時,同時向兩個支持者——季莫申科和波羅申科許諾了總理之位。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總理會是波羅申科——尤先科最富有的資助者。但現實是,季莫申科得到了那個職位。
在回憶錄《非國家機密》中,尤先科寫道,在宣誓就職前,自己曾與波羅申科、季莫申科分別深談過一次。“彼得(波羅申科),在政府系統里,你認為應該給季莫申科什么位置?”尤先科先問波羅申科。“我不知道。”波羅申科回答說。同樣的對話也發生在尤先科與季莫申科間。
沒有人知道這次談話是否對尤先科的決定產生了影響。幾天后,在尤先科就任總統的第一個工作日,他簽署了對季莫申科的總理任命書,同時,給了波羅申科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秘書的位子。
這一職位被波羅申科拒絕。直到一個月后,2005年2月22日,尤先科簽署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委任狀,給予波羅申科控制軍事特種部隊和政府司法部門的權力,后者才接受了這個職位。幫“親俄派”牽線奧巴馬
很多了解波羅申科的人都承認,沒能當上總理是波羅申科政壇道路的轉折點,他覺得自己被尤先科邊緣化了。
“他認為自己應該得到(總理)職位,于是,就對季莫申科產生了一種復仇心理,幾乎每一件能讓季莫申科上頭條,能讓她憤怒的事情,波羅申科都要下絆子。”烏克蘭政治分析家洛佐維說。“在季莫申科當總理的時候,他一直是這樣,這還是公眾能夠看到的一面……背后的事,也許更糟糕。”
2010年,親俄羅斯的反對派領袖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統。令人驚訝的是,時任外交部長的波羅申科不但未立即辭職,甚至為亞努科維奇安排了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首次通話。在一份解密的外交檔案中,當時的美國駐烏克蘭大使稱波羅申科“努力用這次會議來顯示自己與亞努科維奇的親近,或者說,他所表現出來的親近”。
3個月后,波羅申科被亞努科維奇解職。到了2012年,波羅申科被任命為經濟發展和貿易部長。
波羅申科的倒戈讓其支持者們大驚失色。而波羅申科聲稱,他之所以接受這一職位,是為了帶領烏克蘭進一步靠近歐盟,幫助當時已經入獄的季莫申科獲釋。
“營救后者”的表態似乎令亞努科維奇感到不安——在波羅申科就職當天,稅務警察就被派去了這位糖果大王的工廠,“似乎意在警告”。
波羅申科在亞努科維奇的手下只當了短短幾個月的部長。在那年的議會選舉中他再次當選國會議員,迫使他放棄內閣職位。在那之后,他一直為歐洲一體化委員會工作。
而在此不到一年后,亞努科維奇取消了和歐盟簽署結盟協議的決定,引發獨立廣場抵制活動。
波羅申科很少出現在獨立廣場上。他擁有的新聞電視臺第五頻道報道稱,私下里,他給示威者們捐款,用以“購買柴火和火爐,給帳篷里的人們取暖”。在持續幾個月的政治危機期間,該電視臺表現出明顯的支持反對派立場,成為烏克蘭最受歡迎的新聞頻道。
也因為一直待在幕后,他逃過了雅采紐克、克里琴科等其他反對派領導人的命運。后兩者于今年2月21日和亞努科維奇簽署了一份和平協議,自此沒有得到部分選民的原諒。寡頭的真正定義
“一方面,波羅申科屬于獨立廣場,另一方面,他卻從未與革命的領導人直接接觸。他從未和那些失去信譽的政客談判。”政治理論家卡拉賽夫這樣分析波羅申科獲得高支持率的原因。“他雖然還是個成功的商人,但他靠巧克力發家,因此比那些依靠輸氣管道或地雷發家的寡頭更容易讓人接受。”
當看到瞄準總統寶座的克里琴科正在失去人們的支持時,波羅申科抓住了機會。3月末,他成功說服克里琴科站在他的身側,這位前重量級拳擊冠軍請他的支持者們轉而支持波羅申科。
“直到最后一分鐘,我們根本不知道兩人之間的協議。”克里琴科的烏克蘭民主改革聯盟黨成員說。而很快人們得知,此次交易是在菲爾塔什和里奧沃克欽的安排下達成。前者是和俄羅斯關系密切的天然氣巨頭,他因為涉嫌行賄被美國通緝,目前居住在維也納。后者不久前還擔任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辦公廳主任。
這是典型的烏克蘭式聯盟,有分析認為,波羅申科的參選目的主要是為了阻止季莫申科再次上臺。此前,這位烏克蘭前總理承諾,如果當選,要發動“針對所有烏克蘭政治寡頭的戰爭”。
但是,“我不是,”波羅申科不久前在基輔最受歡迎的脫口秀上辯解說,“政治寡頭是那些為了變得更富有而追求權力的人。但我一直在和那些搶劫了我們國家,破壞自由企業的強盜斗爭。”波羅申科宣稱,如果當選總統,他將賣掉自己所有的生意。
“他懂得如何運用權力。他知道政府是如何運作的。他對周圍的世界了如指掌,在動用權力的時候他也不會猶豫。”退休的烏克蘭外交官亞列緬科說,“他的弱點是不管在哪里任職,他都不會忘記他的生意及利益,他也總是助力自己的生意,并用權力發展生意。”
這可能就是寡頭的真正定義。 烏“第一夫人”:嫁吊絲得有眼光
“我不喜歡‘第一夫人’這個頭銜。我不愿意拋頭露面,從某種程度上說,那個頭銜會讓我和別人產生距離。”此語出自烏克蘭新晉“第一夫人”馬里娜·阿納托里耶夫娜,“不過,為了幫助丈夫,我愿意接受新挑戰。”
即便如此,在投票過程中,阿納托里耶夫娜還是帶著四個兒女為丈夫助陣。
從阿納托里耶夫娜的話語中可感覺到,這對夫婦感情非常好。“我對他一見鐘情,一直將他當成自己強有力的靠山。”阿納托里耶夫娜今年52歲,比波羅申科大3歲,是著名的心臟病醫生。她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講述了與波羅申科的浪漫愛情。
來自高干家庭的阿納托里耶夫娜在大學里十分惹人注目。“媽媽起初反對我們戀愛,她認為,我們應當將精力用在學習上。但我們不顧母親的反對,幾乎每天都要見面。我們決定結婚的時候,征兵委員會來通知要求彼得服兵役。當時,我父母還不知道我們已提交結婚申請。我們登記的第二天,彼得返回部隊。后來,我們靠書信聯系,直到現在我還保留他的來信。”
剛結婚時,波羅申科的收入還不到妻子的一半,后來開始經商,收購糖果企業,如今已位列烏克蘭十大富豪榜。阿納托里耶夫娜如今是專職太太,在家相夫教子。她對此并不感到遺憾。
此外, 波羅申科家一直保持著一個傳統:在家不談政治;重要節日要一起慶祝;妻子生日時外出旅游,夫妻二人已周游半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