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乎一夜之間,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迅速成為了世界各大媒體上的熱點人物、最有權勢的恐怖分子頭目。
當地時間6月9日晚,他的隊伍占領了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伊第二大城市摩蘇爾,綁架了土耳其駐伊拉克摩蘇爾領事館內多名外交人員;一天之后,伊拉克另一大城市,薩達姆的老家提克里特也被攻陷——尼尼微省長稱,巴格達迪領導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簡稱ISIS)從摩蘇爾央行劫走5000億第納爾(合4.29億美元),外加大量金塊,一躍成為全球最有錢的恐怖武裝。
現在,這位此前鮮有曝光的新恐怖大亨,控制著北起敘利亞西北部,西至伊拉克東北部的龐大版圖,刀鋒直逼巴格達,似乎成為了塑造伊拉克、敘利亞甚至是中東地區未來的關鍵。 本·拉登“真正的繼承人”
曾經,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只是新聞稿里的一個名字。2013年,美國國務院公開懸賞1000萬美元捉拿或殺死他;而《時代》周刊則在今年早些時候,將他認定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有人說,他是本·拉登的繼承人;有人說,他是基地組織的“叛逃者”……
巴格達迪僅存的兩張照片中,一張是其2005-2009年在獄中拍攝的,圓臉、橄欖色皮膚。另一張圖片由伊拉克政府于今年1月份發布,留著絡腮胡,穿著西裝,不茍言笑——照片比較模糊,似乎是有人翻拍過來的。
然而有些情況是清楚的:巴格達迪領導著ISIS,他是一個精明的戰略家,是一個有號召力的資金募集者,同時是一名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在敘利亞,他的手下不但與政府軍作戰,甚至也與其他極端組織作戰。被他捉拿的人,甚至包括一些非戰斗人員,常常都會被射殺或者斬首,同時將射殺錄像向敵人公開。在長達一年的屠殺過程中,巴格達迪在伊斯蘭武裝分子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了基地組織頭目扎瓦希里。
“本·拉登真正的繼承人應該是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大衛·伊格內修斯寫道,他是一個“更加暴力、更惡毒、更反美”的人。
“最近十年以來,(巴格達迪)一直躲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界處,他僅僅發表了幾個聲明和視頻。”英國對外情報局前反恐負責人理查德·巴雷特說,“但暗地里,他卻做了很多工作——他占領了城市,動員了大量的人員,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進行了無情的屠殺……如果你是一位狂熱分子,你肯定會選擇跟隨巴格達迪。” “博士”巴格達迪
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于1971年出生在伊拉克薩馬拉。根據恐怖分子發布的檔案,“他來自一個宗教家庭,他的親人中包括牧師以及研究阿拉伯語、修辭學和邏輯學的教授”。這個檔案還稱巴格達迪在巴格達的伊斯蘭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所以他的稱呼前經常被加上博士。
由于獲得了伊斯蘭研究和歷史的學位,很多人認為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期間,他在伊拉克的東部一直扮演著傳教士的角色,在那段時間,30多歲的巴格達迪開始信奉武力,他在伊拉克迪亞拉省(曾是基地組織的駐點之一)招募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但是這一團體從未在公眾的視野中清晰地出現。
有分析稱,人們對巴格達迪的背景知之甚少,側面反映了伊斯蘭武裝組織的全面興起。“圍繞在巴格達迪身上的疑云,包括他的性情、行動,以及他的家庭情況、為什么會選中他作為領導人等,目前都還是未知數。”中東媒體Al-Monitor稱。
2005年,巴格達迪被美軍俘虜,在伊拉克南部的博卡營的監獄里度過了四年時間。也就是那時候,巴格達迪的第一張圖片流傳出來。同時還有消息稱,巴格達迪可能與基地組織有瓜葛,并與該組織的成員一起訓練。
2010年,在基地組織的伊拉克領導人被殺后,巴格達迪贏得了足夠多的“尊重”,人們猜測他可能控制了伊拉克的基地分支。那時候,伊拉克的伊斯蘭極端組織武裝力量正處于低谷,很多成員被美軍剿殺。遜尼派反抗組織也處于崩盤的邊緣。崛起敘利亞
就在這時候,敘利亞危機爆發。長久的內戰使得敘利亞很多地方出現權力真空,巴格達迪意識到這是伊斯蘭極端組織壯大的機會。
“巴格達迪與本·拉登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總是身先士卒,總是尋求建立伊斯蘭國家。”一名追隨巴格達迪的武裝分子表示。
2011年,他便向敘利亞派遣一名助手葛拉尼(Abu Mohammad al-Golani)——去發展ISIS的分支。后者就是后來在敘利亞戰場上大名鼎鼎的“努斯拉陣線”(Al-Nusra Front),該團體被認為是所有反阿薩德武裝中手段殘忍,但也最具威脅的武裝,據一個情報機構調查,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有多達12000名極端分子加入該組織。隨著“努斯拉陣線”的壯大,葛拉尼拒絕交出手中的權利。巴格達迪隨即向其宣戰,這也導致巴格達迪與扎瓦希里正式分道揚鑣。
這并不令人意外,一名ISIS成員表示,在本·拉登于2011年被美軍擊斃后,巴格達迪是“唯一沒有宣誓向扎瓦希里效忠的基地組織領導人”。
巴格達迪認為,建立一個國家能夠重振伊斯蘭的光榮,但扎瓦希里卻擔心,將所有圣戰組織聚在一個國家,會讓西方更容易打敗他們。
不過,略有些令人搞不清兩人關系的是,巴格達迪現在正從附屬于扎瓦希里的其他組織招募人員,比如位于也門的基地組織和位于索馬里的伊斯蘭青年運動。
無論如何,巴格達迪現在被很多極端分子尊稱為“戰略高手”,盡管他的身份仍是個謎,也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有報道稱,在他為數不多的會見俘虜過程中,他都戴著面具。
“本·拉登生前,派遣巴格達迪建立一個國家。建國本就是本·拉登生前的計劃”,一名ISIS成員稱。
2013年,巴格達迪推掉基地組織領導人的職位,正式獨立。自那以后,巴格達迪成功塑造了自己在伊斯蘭國家的權威地位,他的勢力隨著ISIS的壯大得到大幅增長。
然而,ISIS對待普通敘利亞居民的殘忍手段甚至讓很多反對派武裝與他劃清界限。在2012年,ISIS一度被反對派武裝合圍,被迫撤到敘利亞東面茫茫的沙漠中。
暫時的失勢,卻讓ISIS變得更加強大。當年底,ISIS控制了拉卡市,隨之在該市實施嚴格的伊斯蘭戒律,這是唯一一個阿薩德政權完全喪失影響力的地區。
接下來,ISIS在與反對派和政府軍兩面作戰中迅速擴大,勢力范圍已經擴張至綿延敘利亞西北、伊拉克東北的廣大版圖。 “我們現在有了基地”
隨后發生的一切,震驚了全世界。
6月9日,這個外界仍感神秘的組織,一舉攻占了伊拉克石油重鎮、第二大城市摩蘇爾。一天后,數百名武裝分子南下近200公里,攻占另一個重要城市,薩達姆的故鄉提克里特——薩達姆當年即是在此被逮捕——距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不到170公里。
黑市出售石油的獲利,摩蘇爾央行的巨資,大量從伊拉克與敘利亞征召的士兵,將為巴格達迪獲取足夠的經濟軍事資源,似乎南下已經指日可待。
一位巴格達迪的支持者稱,“如果你有他的軍隊,他的決心與他的信念,這個世界都會恐懼你”,“如果世界不懼怕巴格達迪,他們就很愚蠢,他們不知道未來誰會毀滅他們”。
“基地組織現在不存在了,因為‘基地’本來就是作為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的基地而存在,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基地”,另一名武裝分子稱。
“隨著扎瓦希里勢力的衰落,一個新的、更危險,旨在建立一個國家的恐怖組織正在崛起,他們會對所有阻攔這項‘事業’的人予以消滅。”海灣軍事分析研究所的卡拉斯基表示,“這場‘戰爭’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