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過他的日子,我過我的日子。”貝拉克·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哥哥馬利克毫不隱瞞自己在家族問題上對美國總統的不滿。
曾是總統伴郎的馬利克此次專程乘飛機從肯尼亞來到美國,是為4月在南波士頓去世的“總統姑媽”澤伊圖妮·奧尼揚戈守靈。奧尼揚戈的律師瑪格麗特·王說,這位“總統姑媽”自1月以來,就一直接受著癌癥和呼吸問題的治療,逝世時僅61歲。
親屬們來到奧尼揚戈生前居住的公寓中收拾她的物品。房間的墻壁上掛滿了相框,里面有她與奧巴馬總統的合照。親屬們哭泣著在光亮的木棺前為她守靈,稱奧尼揚戈代表著“奧巴馬家族的精神”,他們還討論籌錢將她的遺體送回肯尼亞。家人們表示,奧巴馬幫忙付了殯葬費,并發來吊唁信,但是沒有現身,而是去打高爾夫球了。 “世界上唯一有權揪他耳朵扇他巴掌的人”
“總統姑媽”第一次成為公共人物時,就給奧巴馬惹了不少麻煩。
2008年大選期間,奧尼揚戈被發現住在波士頓一處主要為殘障人士提供的廉價公屋內,瞬時成為媒體焦點:早在2004年“總統姑媽”尋求政治避難失敗時,就應回到肯尼亞居住。奧巴馬競選團隊在獲知信息后,第一時間撇清了奧巴馬與這位姑姑的關系:“他們關系并不親密,奧巴馬也不清楚她的近況。”競選團隊還退還了奧尼揚戈向奧巴馬捐贈的265美元競選捐款,“因為她不是美國公民”。獲悉此消息的奧尼揚戈“心碎地將臉埋在手心啜泣起來”。
1988年,奧尼揚戈在奧巴馬第一次到訪肯尼亞時見到了他,當時姑媽提醒他不要遠離自己的非洲家族。據總統的親屬透露,2001年,在奧巴馬擔任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時,奧尼揚戈就憑借有效簽證來到美國,幫助奧巴馬照看剛出生的女兒薩莎,并為其處理家務瑣事。在1995年出版的自傳《我的父輩夢想》里,奧巴馬深情地將奧尼揚戈稱為“澤伊圖妮姑姑”。他寫道:“奧尼揚戈是位‘活潑’、‘驕傲’的女性,也是歡迎我回到老家的第一位肯尼亞親戚。‘歡迎回家’,她對我說,然后吻了吻我的雙頰。”
“黑”在波士頓的這些年,奧尼揚戈的生活并不富裕,她不時購買彩票,夢想著“好運從天而降”。為了維持生計,患有格林巴利綜合癥的她還在波士頓房屋管理局找了份公共衛生宣傳員的工作,薪水微薄。業余時間,她還在社區做志愿者。
收到侄子冷漠的回應后,奧尼揚戈放棄了逃避驅逐的做法,開始聘請律師、重新申請避難權。2010年5月,她接到法院判決書,獲準在美國避難。法官認為,如果奧尼揚戈回到肯尼亞,她可能因與奧巴馬總統的關系而陷入危險。奧尼揚戈獲得庇護許可后向一名面試官炫耀稱:“我是奧巴馬總統的姑媽。如果他做了錯事,我是世界上唯一有權揪他耳朵,扇他巴掌的人。” 總統的混亂家事
每一個關系復雜的家庭都有自己的麻煩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奧巴馬家族也是普通人家。他們因為距離和語言產生了疏離,而政治使這種疏離進一步加劇。
奧巴馬當年被認為是一名“連接不同世界”的候選人,而這其中親屬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09年,他的非洲親屬代表團乘飛機前往美國,參加奧巴馬的就職典禮,受到了王室般的禮遇與歡迎。整個家族在奧巴馬的帶領下參觀了白宮,并驕傲地與這位新總統合影。
然而如今,作為總統的奧巴馬,竭力與這個成員復雜的家族保持距離,甚至都沒承認與其中一些人的親屬關系,只接納那些在文化上與他相近的親屬——同母異父的妹妹、經常一起打籃球且曾就讀于常春藤盟校的妹夫,以及住在樓上的岳母。
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兄弟喬治表示,至今只見過這位“名人大哥”兩次。第一次是1988年奧巴馬回到肯尼亞“探親”,那時候喬治只有5歲。奧巴馬在自傳《我的父輩夢想》中回憶說喬治是一個“有著圓圓腦袋的漂亮男孩兒”。文中寫道:“我想,或許將來有一天,當喬治長大,他可能想知道他的父親是誰,他的兄弟姐妹是誰。如果他來找我,我會告訴他一些我知道的事。”第二次是2006年奧巴馬作為伊利諾伊州參議員前往東非訪問時兩兄弟的簡短見面。回憶那次相聚,喬治感慨說:“非常短暫,我們只說了幾分鐘話,完全像陌生人。”
這種冷漠,是有原因的。
在新聞中,奧巴馬家族的不同成員曾面臨驅逐出境、遭到醉駕指控,也曾創立以奧巴馬為名的基金會、撰寫過回憶錄。身份、形象的多樣性,讓奧巴馬不得不對其龐雜的親屬們區別對待。
2011年,奧巴馬的叔叔奧馬爾在弗萊明漢因醉駕指控被逮捕,他威脅記錄人員“要給白宮打電話”。由于大選臨近,白宮不想和這位叔叔有任何瓜葛。白宮官員表示,沒有任何記錄顯示總統曾和他的這位叔叔見過面。
不過,去年9月,奧馬爾在法庭上表示,奧巴馬在1988年入讀哈佛法學院之前曾和他在坎布里奇共度了幾周時間,“讓侄子和自己待在一塊是件好事”,“我兄弟的孩子就是我自己的孩子”。白宮發言人埃里克·舒爾茨當時尷尬地承認了這一點,但補充說:“總統離開法學院之后,兩人就斷絕了聯系。總統已有20年沒見他,有10年沒和他說過話了。”
奧尼揚戈彌留人世的最后幾周里,正是奧馬爾在幫忙照料。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目前在一家酒行工作。他安排了守靈事宜,還幫忙召集了一次籌款活動,好湊夠錢把她的遺體送回肯尼亞。但是,他仍然拒絕評論他和總統之間的聯絡情況。
奧巴馬另一位在肯尼亞的叔叔賽義德則說,他并不因為總統和家族中人保持距離而怨恨他。他說:“他有權利選擇和那些讓他感覺自在的家人待在一起。” 親屬的孤獨發展
如今,很多親屬都有了自己的事業,盡管這些事務通常都與他們和奧巴馬的親屬關系有關聯。
最直接的就是寫書。馬利克·奧巴馬出版了《老貝拉克·奧巴馬:一名非洲學者的成功與生活》,喬治出版了《家鄉:一個有關希望與生存的非凡故事》,剛離世的奧尼揚戈也曾出版回憶錄,書名是《凌辱的眼淚》。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姐姐奧瑪撰寫了回憶錄《生命就此展開》,并出演了紀錄片《奧瑪·奧巴馬的教育》。奧瑪是與奧巴馬關系最密切的非洲親屬,其白人前夫伊恩·曼納斯與奧巴馬見過幾次面,即將出版一本有關肯尼亞腐敗情況的書籍,書名暫定為《我們的兄長,奧巴馬》,同樣欲借其親屬關系做一把營銷。
在寫書之外,54歲的馬利克·奧巴馬經營著貝拉克·奧巴馬基金會。他在內羅畢和馬里蘭兩地奔忙,通過也門及利比亞的朋友籌集資金。“我能說什么?基金會的發展沒有我設想的那么好,”馬利克說,“我致力于基金會的發展,成立基金會是為了紀念我的爸爸。”
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弟弟狄善九畢業于一所常春藤盟校,選擇的人生道路大體上和總統平行。他目前生活在中國,既是鋼琴師,也是作家和商人,娶了一個中國夫人,經營著一家以奧巴馬為品牌的文化基金會。
圣誕節期間,狄善九游蕩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他和那些非洲的奧巴馬家族族人已有好長一段時間未聽到總統的音信了。狄善九說:“當總統任期步步向前推移,貝拉克·奧巴馬似乎是在想方設法地拋開自己的家族。而早年時,他對自己的家族曾投入滿腔的熱情。”
奧尼揚戈已被安葬在肯尼亞西部城市基蘇木的一座穆斯林墓地,白宮還未對奧尼揚戈的去世發表任何回應,而之前白宮發言人舒爾茨在談到奧巴馬家族時曾表示:“這是總統的家庭私事,我們不會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