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專電 一些航空安全專家分析,報告之所以措辭嚴謹,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是調查人員并未實地進入墜機現場,而只是基于照片、視頻等原始資料得出結論。報告中所稱“能量巨大物體”極有可能是導彈。
美國耶茨顧問公司專家克里斯托弗·耶茨說,報告中的描述與導彈襲擊高度相符,因為客機有被擊穿的痕跡。
根據耶茨的說法,雖然報告中并未提及“能量巨大物體”是從地面還是從另一架飛機上發射,但很有可能是從地面發射。因為事發時當地并無軍用飛機出現。同時,發射物也不是肩扛式導彈,因為肩扛式導彈達不到襲擊飛機的高度。
雖然飛機墜毀原因尚未確定,但不少西方國家暗示飛機由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用“山毛櫸”防空導彈擊落。這種武器由俄羅斯制造,可能被偷運入烏克蘭。
對于這一說法,俄羅斯和烏克蘭民間武裝都予以否認。在荷蘭安全委員會9日公布初步調查報告后,烏民間武裝領導人、“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亞歷山大·扎哈爾琴科告訴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我只能說一件事:我們不擁有可擊落馬航客機這種波音飛機的軍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