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街因曾經是烏拉古城所在地而得名,曾經輝煌了幾個世紀的古城,如今古樹參天、草木繁盛,遺址內只殘存了一個土筑的高臺,這就是著名的“百花公主點將臺”。談到烏拉古城遺址、百花公主的身世,著名民俗學家施立學如數家珍:“百花公主點將的故事在東北有很多傳說,關于公主的身世,歷來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公主是五代十國時期,渤海國寧江王的三女兒,為替父報仇,筑臺點將,打退契丹;還有一種說法,她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女兒,金兀術的妹妹;此外還有人說她是金海陵王完顏亮的女兒,或說是烏拉國王的公主。百花公主的故事被改編成昆曲、被雕刻成民間年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在民間流傳很廣。”
在古城遺址內,遠望百花公主點將臺,上面立有一個近代的解放英雄紀念碑。拾級而上,來到點將臺上,發現不遠處的老榆樹飽經歲月滄桑,對遺址無比熟悉的施立學講:“老榆樹生長的地方就是古城墻,這些古榆創造了‘鳳凰涅槃’一樣的故事,它們每隔七八年就自燃更生。”
據介紹,烏拉古城是明代海西女真所建立的扈倫四部(葉赫、哈達、輝發、烏拉)之一的烏拉部都城,古城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如今的城墻,東墻和北墻保存較好,南墻與西墻絕大部分遭到破壞。烏拉古城在很長的時間里,一直是東北各政權政治、軍事經濟區域核心之一。公元1562年,烏拉部主建立烏拉國,當時的領地包括吉林省的長春、吉林、延邊三個地區,后來努爾哈赤重兵破城,滅烏拉得以壯大自己,揮師南下,他的后輩,建立清朝,入主中原。清皇室不忘養育祖先的長白山松花江,不忘自己的崛起之地——烏拉街。順治皇帝封禁烏拉方圓五百里,尊為“本朝發祥之圣地”。清代歷代皇帝,有五位在烏拉街留下過足跡、戰績和墨跡。康熙、乾隆兩位帝王曾多次親臨松花江東巡祭祖,康熙東巡的終點就是烏拉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