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慣例,央視春晚總導演名單最遲在8月底會公布人選。目前2015年春晚總導演名單遲遲未公布,13日記者從官方渠道了解到,2015年春晚尚未啟動。日前有報道稱,春晚總導演遲遲未公布是因為2015年的除夕是2月18日,春節比往年推遲。記者致電央視春晚負責宣傳的丁女士,問及2015年春晚導演名單何時公布、進行到什么階段時,她回應說:“沒啟動?!睂τ诰W傳的春晚將停辦一年的消息,她表示不便回應。
(據9月14日《京華時報》)
今年年初,“節儉令”之下,“中國春節四大晚會”停辦了三個,僅剩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一棵“獨苗”(1月16日《中國青年報》)?,F在,盡管央視春晚是否停辦一年的消息,尚未得到最終證實——但不得不說,對已辦了30余年愈來愈難破瓶頸、創新乏力,頻受詬病的央視春晚而言,即便停辦一年亦無大礙。
誕生于資訊、娛樂并不發達年代的央視春晚,是一項承載著娛樂大眾、文藝宣傳等多項功能的晚會。但在當今時代,隨著文化傳播渠道的增加,尤其是大眾娛樂形式的多元,春節晚會更多承載的是人們的歷史記憶。那些還肯在除夕夜黃金時段,打開電視一邊看節目,一邊刷微博、發微信調侃春晚的,其實大多還是對春晚“滿滿都是愛”的人。對那些在追美劇、看電影、泡歌廳,有著更為新潮多樣娛樂方式“不屑”看春晚、根本不看春晚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會在乎春晚是否停辦一年嗎?
關鍵還是,央視春晚如何突破慣性和束縛“推陳出新”,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但正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即便馬年央視春晚請來了馮小剛執導,依然在強大的慣性和無所不在的束縛面前,節目質量和水準都顯得乏善可陳。事實也的確如此,從主持不親民、老面孔扎堆,到節目炒冷飯、創意誠意均不足、相聲小品不好笑,央視春晚近年來受到的詬病不少。
不得不說的是,隨著時代發展,民眾文化需求日益多樣化,以更加開放、更接地氣的姿態,辦好少而精的春晚大餐,無疑是最為現實也最為務實的選擇。所以,即便央視春晚“停辦一年”,甚至就此消失,對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未必就造成什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