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遭竊案日前曝出從入室盜竊轉為挾持搶劫的“升級”版本:大連市相關部門證實,一盜竊團伙通過挾持大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徐立新妻子進入其家中,搶走價值120余萬元財產。
從暗盜升級為“明搶”,犯罪分子的盜竊越發膽大妄為。富有戲劇性的是,不管被盜幾十萬元還是上千萬元,遭遇財產損失的官員大多反應頗為冷淡、低調,甚至怪象重重:
一怪:家中被盜不報案。在大連市財政局局長李圣君家中被盜走人民幣現金95.7萬元、5萬美元及其他物品后,李家就并未報案,至2014年1月警方找到其妻子核實時,才承認被盜,至于所盜現金,則稱是李圣君的哥哥暫放在其家準備購房的款項。對此有人質疑,官員親屬的錢也是錢,難道也不能報案嗎?大連市紀委近日表示,已對李圣君立案調查。
二怪:官員財產“大縮水”。在201 1年轟動全國的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白培中家遭搶劫案中,其妻報案稱被搶財物300萬元,隨后還有人稱白培中家被劫近5000萬元。而最終法院確定被搶劫財物價值為1078萬元。有關方面查明,白培中家被盜財產中有84萬余元財物涉及違紀,白也受到留黨察看一年處分。
三怪:“筆錄游戲”為小偷“減罪”。在河南省正陽縣公安局打掉以縣處級領導為盜竊 目標一案中,出現正陽縣原縣委書記趙興華指示“多偷少報”的荒唐一幕:當地四名辦案民警受到領導指示修改小偷筆錄,將趙興華家中原本失竊的100多萬元金額大幅減為6040元,為此其中兩名警員已被刑事拘留,而趙興華也受到組織調查。
從一些官員財產被盜案中可以發現,小偷愛盯貪官,是因為發現官員財產明顯超過他們的收入,料想盜搶后官員也不敢報案。小偷頻繁“順手”牽出貪官,這種現象備受關注。
專家表示,沒有一個正常人愿意把財產損失拼命往低里報,但貪官偏偏與眾不同。他們的虛報、作假、回避,都是為了遮住黑幕,維持官位。官員被盜“難”報案,折射出 目前官員財產尚未“陽光化”的現狀,對于貪腐官員家中現金無數、遭竊不報、資產轉移等隱匿腐敗,紀檢部門仍需保持高壓態勢。 (據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