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杭州移動將從9月21日起關閉蕭山機場和火車東站的VIP候車室。”最近,不少中國移動全球通用戶收到這樣一條群發短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均表示,盡管各地沒有統一行動,但10月1日前將關停全部機場、火車站貴賓廳。
入夏以來,三大運營商將陸續關閉全國機場火車站等重要樞紐冠名貴賓廳的消息不斷披露。有業內人士稱,此舉為響應國資委削減營銷費用的禁令。盡管國資委及相關企業不愿意正面回應相關通知,但三大運營商不約而同公布機場貴賓廳關閉時間表,有關通知可謂“落地”有聲。
貴賓廳花費高昂。一個運營商在機場的VIP室一年開銷要上百萬元。營改增之后,電信運營商面臨利潤下滑壓力,關閉貴賓廳不失為降低成本的有效舉措。
當然,也有運營商表示,機場、火車站貴賓廳的年度開銷在運營商的營銷支出中占比不到1%,關閉貴賓廳是為貫徹“八項規定”。北京電信停止首都機場貴賓廳服務的公告稱,“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厲行勤儉節約,中國電信首都機場VIP貴賓廳服務將于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服務。”中國移動公告及通知也明確,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中國移動北京公司北京首都機場“全球通VIP俱樂部機場貴賓廳”于2014年9月1日起停止提供服務。
隨著電信商撤出,豪華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銀行貴賓廳成了一大焦點。記者21日了解到,大多數銀行總行稱:沒有關閉VIP貴賓廳的打算,但不排除一些地方分行在合約到期后關閉。
三問機場VIP
貴賓廳的“貴賓”都有誰?
進入貴賓廳的乘客可以享受代辦乘機手續、免費享用從自助餐、專用禮遇安檢通道、VIP擺渡車送至機艙口等一條龍服務。誰才能享受如此貼心、舒適的服務呢?記者從國內幾大機場獲悉,踏過紅地毯的“貴賓”,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電信和銀行的金卡、白金卡客戶;二是企業系統內的頭頭腦腦及其隨員甚至家屬;三是部分由企業買單的政府官員,“總體來說,只要供需方都滿意,機場、企業、消費者賬目一清二白,就是一種市場供求機制在運作。”一位機場工作人員說,“有的人只在貴賓廳里坐幾分鐘就走,而一次費用已經產生,可以出具服務發票,可以報銷。”
貴賓廳的費用有多“貴”?
貴賓廳到底該不該關?
據工作人員介紹,貴賓廳的花費和維護成本十分高昂。一個運營商在機場的貴賓廳,一年費用就要上百萬元。除使用套餐、付年費的客戶外,非會員的普通旅客如果要享用貴賓廳服務,就要繳納較高的費用。記者在深圳機場貴賓廳服務指南上看到,2歲-12歲兒童按150元每人次收費,12歲以上按300元每人次收費。顯而易見,要支撐貴賓廳常年運行,還要靠固定的大客戶。
此外,由于部分機場的貴賓廳利用率低,無形中加大了成本壓力。而不管旅客多少,每間貴賓廳都會安排3名工作人員負責接待。
調查發現,國內機場所設的貴賓廳,基本為壟斷性國有企業設立,幾乎全是電信和銀行。
電信業關閉機場貴賓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機場貴賓廳就是特權的代名詞,早該一關了之。
但也有人認為,當初是和銀行簽有合同,如果僅憑一紙通知就要企業關閉貴賓廳,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對付年費、花積分的合同客戶以及愿意單次付費的商旅人士的合理需求,有干預市場運行、妨礙正常需求之嫌。
獨立分析師付亮說,關閉貴賓廳以削減營銷費用,應由商家遵循市場規律自行決定,如果國企亂花錢,官員借貴賓服務“揩油”,有關部門應當從財務規范入手,加強監管,讓國企領導和政府官員不敢亂花一分錢,而不是對消費者實施“限購”。(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