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定,今年國慶檔是史上最強的:《親愛的》、《絕命逃亡》、《心花路放》、《黃金時代》、《痞子英雄2》五部類型各異的國產片集中搶灘,另外還有《喵星少年漂流記》(中日合作)、《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特功明星》、《兔子鎮的火狐貍》、《麥兜我和媽媽》、《魁拔3》、《鎧甲勇士2》、《81號農場2》、《十二生肖城市英雄》九部國產動畫扎堆上映。
進口片絕跡國慶檔
票房帝黃渤升級套票帝
今年國慶檔14部新片中,有劇情(現代、當代)、歷史/戰爭、喜劇、警匪/動作、動畫,較往年比在類型豐富程度上可謂提升了一個檔次。另外,所有新片都是國產,其中動畫電影多達九部。進口片完全絕跡國慶檔,這種現象在近幾年很少見。十一長假結束之后,北美年度票房王《銀河護衛隊》(國內定檔10月10日)、《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10月21日)等進口大片將陸續上映。
另一個奇特現象——2012年主演了《殺生》、《泰囧》、《黃金大劫案》、《痞子英雄》、《飯局也瘋狂》五部電影和熱播劇《民兵葛二蛋》,2013年憑《101次求婚》、《廚戲痞》、《無人區》、《西游降魔篇》等片獲封“票房帝”的黃渤,2014年國慶檔一人有三部電影《親愛的》、《心花路放》、《痞子英雄2》上映,網絡售票商炒起來的“黃渤套票”已經成了熱門話題。黃渤在《痞子英雄2》里戲份并不多,但表現出彩。在《親愛的》、《心花路放》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電影里,男一號的表演讓人動容。導演寧浩分析,這是一個丑角變大明星的時代,是在說黃渤嗎?
非喜劇能贏嗎?
文藝片真的迎來春天?
在《親愛的》、《絕命逃亡》、《心花路放》、《黃金時代》、《痞子英雄2》五部國產片中,普通觀眾最喜聞樂見的當屬《心花路放》了,該片有偶像型導演寧浩,有黃渤、徐崢組合,還有出品方和主演們幾個月來不遺余力的宣傳。但是,《心花路放》不像《泰囧》那樣鬧騰,也不像《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那樣荒誕和黑色,它是寧浩想融個人表達和觀眾需求于一爐的作品,反映的是價值觀扭曲、婚姻危機、一夜情等社會問題,因此在表達上稍顯克制和冷靜,這樣不太一樣的喜劇,會造成觀影熱潮嗎?
今年還有一變,就是按以往的標準會被定位成“文藝片(意味著沒有市場)”的《親愛的》、《黃金時代》也躋身國慶檔。《親愛的》關注的是當下很現實的“拐賣兒童”問題,導演陳可辛在技法上做到了把殘酷現實、戲劇性、電影感完美結合,黃渤、趙薇等演員的表演也堪稱突破。許鞍華的《黃金時代》拍蕭紅,在藝術表達上頗具嘗試性,其作品通過長線營銷獲得了很大關注。這兩部電影的優勢在于,都啟用了正當紅的明星演員,有大公司支持,在宣傳營銷上下足了功夫,因此有獲得票房成功的可能性,這或許會帶起未來“文藝片”的一股投拍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