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過歷屆世界杯的國家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像今天的巴西一般尷尬。雖然準備工作從幾年前就開始了,但場館在距離世界杯開幕前十天還未完工。數起工人意外死亡事故、近期不降反增的犯罪率、巴西人民愈演愈烈的反世界杯情緒……這些都讓全世界在期待世界杯的同時,多了一些擔憂。巴西總統羅塞夫回擊置疑,安撫人民說“這些設施是巴西人民的遺產,并會讓世界感受到巴西人民的熱情”,但人們似乎壓根不買賬。
她是“巴西鐵娘子”,是巴西的首位女總統,而在投身左翼運動之初,迪爾瑪·羅塞夫還是個生長于富裕中產家庭的卷發小姑娘,童年時她的夢想還只是當個芭蕾舞演員或空中飛人雜技演員之類的小人物,只不過幼年的她在父親的教育下,便已意識到“世界不全是‘玫瑰色’”。
1970年,羅塞爾因參加反獨裁地下組織游擊隊被捕,22天里受盡各種酷刑,3年的牢獄生活中伴隨的更是鞭刑與電擊,1972年底,羅塞爾獲釋,她得到的是巴西“圣女貞德”的稱號與加倍的強大。她重新走入大學,卻不再參加任何學生運動,而是思考真正的救國方式。此后,羅塞爾與丈夫共同參與創建了巴西民主工黨,而她本人也在民主工黨于市政選舉中獲勝后,得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公職。
接下來等待羅塞爾的,是一路坦途。出色的政績讓羅塞爾在勞工黨內聲名鵲起,這讓前總統盧拉注意到她,雖然羅塞爾不是盧拉政府的競選骨干,也非“自己人”,但戶拉依然出人意料地將她任命為國家能源部部長,期間她的表現自然沒讓任何人失望。她推動電力供應,讓偏遠地區通了電;她還在巴西石油鉆井平臺為本國人民增加了數萬個工作崗位;她將石油收入投于教育和醫療,還參與決策更新了整個巴西的基礎設施。“技術官員”、“行動派”、“經濟加速增長計劃之母”……羅塞爾就這樣在人們的贊不絕口中被提拔為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并在2010年成為巴西首位女總統。眾望所歸。
只是,多年來的順利與聲譽在當前遇到了歷無前歷的阻礙。 人們說世界杯的結果將直接影響羅塞夫是否能連任,也有人不這樣認為,他們說:“2002年世界杯奪冠,執政黨落敗;2006年巴西隊落敗,盧拉連任,2010年巴西隊失意,羅塞夫上任。所以看上去世界杯與選舉沒什么關系。”一位球迷說出大多數人的想法:“世界杯的結果不是主要原因,我們真正希望的,是羅塞夫能像當選之初那樣,讓巴西人民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