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巴拉克當政期間,塞西深受重用。穆巴拉克倒臺后,他被穆爾西提拔。不到一年,塞西搖身一變,成為逼宮穆爾西的關鍵角色。現在,他成了總統角逐者
塞西曾多次談到他35年前做的一個夢,夢中已故埃及前總統薩達特告訴塞西,他知道塞西命中注定要成為埃及的領導人。塞西回復說:“我也知道,有朝一日我會成為埃及總統。”
4月20日,埃及總統選舉候選人登記結束,僅兩人申請參加,其中一人就是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埃及前軍方領導人。
現年59歲的塞西的“升遷路徑”令人驚嘆。穆巴拉克當政期間,他深受重用。穆巴拉克倒臺后,他獲前總統穆爾西提拔,出任國防部長。不到一年,他搖身一變,成為逼宮穆爾西的關鍵角色。現在,如無意外,他將成為下一任埃及總統。
脫下了軍裝的塞西,會把埃及帶往何處? “真命天子”
有張照片,最近在埃及社交媒體上瘋狂傳播。論藝術性,這張照片平平無奇,重要的是內容:照片里,塞西穿著一身藍色運動服,倚在自行車上和幾名婦女在街頭聊著天。有人說照片里塞西的自行車非常昂貴,也有人說只是普通款,不管怎樣這張照片成功地抓住了民眾的眼球。
塞西現在是全埃及的“寵兒”,媒體上充斥著關于他的封面報道、電視談話節目,而他的頭像被印在了T恤衫上、餅干的外包裝上……
如果是在其他國家,類似塞西預言自己“會成為埃及總統”的言論,很可能會毀掉一個政客的政治生涯。但塞西不是普通政客,他的支持者稱,預言不僅沒有讓塞西失分,反而助他樹立了“真命天子”的形象。
“事實上,沒有誰比塞西更受民眾歡迎。”塞西的支持者阿姆爾·巴德爾說,“我相信,埃及需要一個強人總統。”
三代軍人總統納賽爾、薩達特和穆巴拉克的影響,短時期內尚未在埃及消散。而經歷了社會和政治劇烈動蕩之后,不少埃及民眾希望能夠回歸正軌,希望“納賽爾二世”出現,收拾埃及政治社會分裂、安全形勢惡化、經濟民生凋敝的“爛攤子”。某種程度上,塞西滿足了埃及人的需求,他和納賽爾太相像了:都是軍人出身,處事強硬,并且都走“武裝政變”路線——納賽爾推翻了納吉布總統,而塞西罷黜了穆爾西。
這并不等于說,塞西在埃及沒有反對者,去年9月,埃及中部基納省一名農民就給自己的驢子取名叫塞西——不出所料的,他因涉嫌“直接侮辱”軍方領導人,而被警察逮捕。
當然,這些小事并不影響大多數埃及人對塞西的個人崇拜,盡管埃及人對塞西了解并不多。
“他(塞西)是一個神秘的人。很多人崇拜他,是源于民眾對軍隊的擁護。”現居開羅的埃及人艾桑德爾·阿瑪尼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說。“但除此之外,我們并不了解塞西,我們不知道他的品格、脾性以及信仰。” 政壇多次“華麗”轉身
搞不清塞西品格、脾性的,不只是埃及民 眾。
塞西1954年11月出生在開羅,不滿15歲就開始在埃及陸軍服役。他走入埃及軍方高層,需要感謝一個人,埃及前軍方領導人穆罕默德·賽因·坦塔維。
1981年,穆巴拉克當選埃及第四任總統,他選定坦塔維全面主持軍方事務。此后,坦塔維提拔了多名親信。
作為坦塔維最喜愛的門徒之一,塞西得到出國深造的機會,他先后前往英國聯合指揮參謀學院和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受訓。隨后,他開始平步青云,被調至國防部秘書總局情報與安全處任處長,進而出任埃及駐沙特大使館武官。從沙特回國后,塞西出任駐亞歷山大的北方軍區司令部參謀長,并于2008年升任北方軍區司令。
2011年穆巴拉克下臺后,塞西被任命為埃及軍事情報局局長,并成為暫時執掌國家權力的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成員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位。
西方媒體報道稱,除官方頭銜外,塞西還有一重僅為少數人所知的身份,即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與穆斯林兄弟會的聯系人。
塞西是虔誠的教徒,甚至有些偏保守。他演講時喜歡引用《古蘭經》經文,他的妻子長年戴著全遮式面紗。2012年4月,塞西還因一條負面新聞出了名。當時,埃及軍隊逮捕了9名示威游行的婦女。士兵對她們進行了毆打,并脫光她們的衣服搜身,還強迫她們接受處女膜檢查。事后,塞西在接受采訪時,竟稱這是為了“保護這些女子”,一時間輿論嘩然。
盡管有些民怨,但是通過如是身體力行,塞西成功說服穆兄會相信:他認同穆兄會倡導的許多理念,他值得穆兄會信任。
2012年6月,作為穆兄會代表的穆爾西當選埃及總統。兩個月后,在以塞西為代表的少壯派軍官支持下,坦塔維等軍中元老被穆爾西來了個“一鍋端”。
據說,當穆爾西要求坦塔維在隔壁房間等候,并對塞西說要“像個男子漢”一樣接受任命,取代恩師坦塔維出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兼國防部長時,塞西因為激動和緊張而抖得像一片“風中的樹葉”。
在被任命為國防部長的頭幾個月里,塞西行事低調,努力營造了軍隊不參與政治的形象。而在公共場合,塞西對穆爾西總統表現恭敬。媒體曾捕捉到兩人意見存在分歧時塞西通常是妥協放棄的一方的畫面。長此以往,穆爾西和穆兄會都相信,塞西是“自己人”。
但蜜月終歸是短暫的。在巴以停火協議、敘利亞問題、埃及與埃塞俄比亞爭端等外交事務以及內政領域上,穆爾西隨后的施政使得軍方日漸不滿。與此同時,穆爾西在治理經濟上的無能以及專權的統治方式,也引起了埃及人民的憤怒。
2013年7月3日夜,埃及民眾多日大規模示威集會后,塞西再一次“站到”人民一邊,他代表埃及軍方宣布解除穆爾西的總統職務。
美國《外交政策》漫畫家隨即創作了一幅漫畫,暗諷這出“無間道”式的逆轉。畫面中,塞西以持槍姿勢高舉一把大掃帚,擺出一副要把穆爾西“掃地出門”的架勢。
“塞西才是埃及真正最有權力的人,他是埃及‘統而不治’的‘新法老’。”《紐約時報》評論稱。 2012年8月22日,埃及開羅,時任埃及總統穆爾西(右)在總統府會見時任國防部長塞西。當時的塞西,在穆爾西面前總是顯得畢恭畢敬(IC圖) “納賽爾二世”?
頗耐人尋味的是,穆爾西這位民選總統被解職之后,一向“維護民主”的美國并沒有譴責埃及軍方,也沒有使用“政變”一詞。
其實,塞西一直和美國保持著很親密的關系,對于一個埃及軍人來說,不算新鮮事。
自從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簽訂《戴維營協議》后,美國和埃及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就越來越密切。美國每年給埃及軍隊的援助和補貼高達13億美元。同時,埃及有不少官兵定期和不定期地到美國接受軍事培訓,塞西也是其中一員。
但跟之前多次“轉身”一樣,塞西并不著急走向前臺,盡管或明或暗的對外表達過“成為總統”的意愿;盡管從今年年初的埃及“新憲法”獲得“全民公決”通過之后,他何時參選就已經成為一個“倒計時”的問題。
只不過,“先選總統”還是“先選議會”,在埃及國內一直面臨爭議。作為傳統上的“總統制”國家,如果議會先出爐而總統還缺位,那么很有可能造成政治力量的分散,導致國家動蕩。
1月底,埃及臨時總統曼蘇爾最終宣布,“經過全國范圍內廣泛討論”,他已決定修改埃及未來的路線圖,讓總統選舉先于議會選舉進行。
3月24日,埃及地方刑事法院一次性判處529名穆兄會成員死刑,震驚國際社會的同時,也向埃及國內宣告:穆兄會在政治上永無翻身再起的可能——4月28日,該法院將這529人中的492人改判終身監禁,同時又對包括穆兄會最高決策機構指導局前主席、穆兄會“總導師”穆罕默德·巴迪亞在內的683人做出死刑判決。
兩天后,千呼萬喚下,塞西“終于”走向臺前。他宣布辭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武裝部隊總司令職務,參加新一屆埃及總統選舉。
而到報名截止,此次總統選舉,候選人只有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