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旗下度假酒店故意屏蔽住客的個人無線網絡,迫使他們使用酒店的網絡服務以收取高額費用,國際知名酒店品牌——萬豪被罰款60萬美元。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并非一家萬豪酒店的孤立侵權行為,在其他萬豪旗下酒店也出現過類似事件。
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身邊常會攜帶一種便攜式無線網絡設備,它可以通過電話撥號上網。與中國的360隨身Wifi類似,在美國每月只需花上50美元就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再不用擔心酒店、機場或者會議場所的高昂網絡服務費。有些人更是將自己的無線數據計劃升級,直接將手機本身變成熱點。但是2013年3月,一名住客卻發現自己的隨身Wifi熱點在酒店的會議中心無法使用,原因竟是酒店人員的有意干擾。涉事酒店正是高端酒店品牌萬豪旗下,位于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萬豪歐普蘭酒店。
于是這名消費者便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發起了投訴,而這是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首次調查酒店屏蔽顧客無線網絡的案件。在投訴過程中,這名消費者還發現位于美國蓋洛德的另一家萬豪酒店里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情況。
不過,此次非法屏蔽事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干擾”,即并非使用干擾設備屏蔽無線信號,方式更為隱蔽。萬豪酒店工作人員首先通過酒店的無線網絡監測系統,監測到顧客的個人無線網絡熱點,然后向目標接入點發送解除認證數據包,這會使住客的個人設備從他們自己的網絡接入點上斷開,從而破壞顧客當前的數據傳輸,同時阻止客人再次進行數據傳輸。除干擾客人的個人無線網絡之外,若參加會議人員想要使用酒店的網絡服務,酒店方會收取高額無線網絡服務費,每臺設備的費用從250美元到1000美元不等。
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消息稱,萬豪酒店同意接受罰款,并向旗下各酒店下達了指令,嚴禁使用類似的干擾技術。但萬豪酒店又于2014年10月3日辯護稱,屏蔽個人無線網絡是為了保障網絡安全。
萬豪酒店表示,使用經過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批準的技術來保護無線網絡服務安全是合法的,他們所使用的設備也是由“著名的、聲譽良好的制造商所提供”;酒店這么做是為了避免“劣質無線熱點降低服務水準,導致惡意網絡攻擊和身份盜竊”。萬豪酒店同時也提到許多其他產業的機構和公司,包括各大醫院和大學院校都會采用這種做法。萬豪酒店甚至還鼓勵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重新制定規則以“減少持續的混亂”,以及“評估這項基本政策的優劣”。
萬豪酒店集團的律師哈維·科爾曼也表示,在美國的四家蓋洛德酒店里,萬豪目前只是使用該監測系統來監測是否存在熱點,但系統本身并不會自動阻斷網絡連接。而在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其他4000家萬豪酒店中,只有少數幾家設有熱點監測系統。
但美國政府指出,凡購買蜂窩網絡數據套餐的消費者都應享有上網服務,且不必擔心他們的個人網絡連接會遭到屏蔽,酒店的這種行為已經違反了美國的《通訊法案》。美聯邦通訊委員會執法局代理局長特拉維斯·勒布朗發表聲明稱:“任何酒店都不可故意阻斷個人熱點,并向個人與小型企業收取高額酒店無線網絡服務費,這種做法只會讓顧客處于兩難境地,要么為同一服務付兩次錢,要么干脆放棄網絡連接。”
最后根據和解協議,萬豪酒店必須停止使用所有無線網絡屏蔽技術,更改酒店監測和使用無線網絡的方式。同時擬定一份遵從計劃,在此后三年內,每隔三個月向美聯邦通訊委員會遞交一份遵從報告,報告中要描述該公司在美國任何一家酒店所使用的任何接入點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