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slth.Person.Jing
新晉營養師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營養”
在人人以“吃貨”自居的時代,唯美食不可辜負也。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口福嘗遍美味,有些人在吃過某種食物之后會出現腸胃或皮膚不適,很多人都誤認為是過敏。對某種食物過敏絕對可以被列入吃貨的頭號酷刑,那種看著美味而不能吃的痛苦,是沒有經歷過的人萬萬不能體會的。
但是你知道嗎?你對某種食物的“遺憾訣別”,可能不是因為過敏,也有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吃了20多年的飯,居然對大米“過敏”
南京有位姑娘幾個月以來一直飽受皮膚濕疹瘙癢的痛苦,直到她進行了食物不耐受測試之后,才發現導致濕疹的元兇居然是天天都吃的大米飯。
濕疹剛開始,她只是吃些抗過敏藥,可是療效不佳,但不吃濕疹會更嚴重。皮膚科醫生檢查了她的濕疹情況,又詢問了病史,給這個姑娘做了食物不耐受測試,說是可以找過敏原。一周后她被告知,竟然是對大米“不耐受”,這也是她反復濕疹的原因。這個結果讓她驚訝不已。
“怎么可能啊,我都吃了二十多年的飯了,怎么可能到現在才過敏?”醫生解釋,雖然對大米“過敏”的人比較罕見,但也是存在的。她自己吃了二十多年的米飯了,為何這幾個月才會出現過敏呢?
這可能是因為人體的內環境和免疫系統改變了,以前不過敏的東西,也許有一天就會對它過敏。這位姑娘今后米飯就一定不能吃了,主食可以改吃其它面食,再配合藥物治療,濕疹很快就會好的。
注意,“人體的內環境和免疫系統改變了,以前不過敏的東西,也許有一天就會對它過敏”這句話一定要記住。很多人以前對花粉是不過敏的,但忽然開始過敏。這就是“人體的內環境和免疫系統改變了”。
你的“詭異”的身體認為,大米是毒藥
食物不耐受是一種復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通俗地來說,是人的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這種反應可以引起的所有組織(包括血管)發生炎癥反應,并表現為全身各系統的癥狀與疾病。
也可以這樣簡單的理解,你的身體比較“詭異”,比如大米不耐受,就是你的身體覺得大米是毒藥,對你身體不好,自己出現的排斥反應。反應有很多種,包括濕疹腹瀉等等。
來看看你有沒有以下癥狀:
吃完飯出現惡心反胃?反復的口腔潰瘍?兩天甚至幾天才上一次廁所?莫名其妙的拉肚子?容易打嗝?吃完東西就脹氣?濕疹?指甲和頭發脆性大、洗不完的頭皮屑?早睡早起都去不掉的黑眼圈?經常感覺焦慮、無法專心做一件事?暴躁易怒?坐下就不自覺的抖腿?經常喉嚨痛、流鼻涕、慢性鼻竇炎?關節疼痛?尿頻、下體搔癢、胸部疼痛?心跳加速、特別容易疲勞?頭痛、睡眠困難?嘗試各種減肥要么瘦不下來、要么瘦下來又快速反彈?
食物不耐受可能引起以下癥狀:
消化系統:惡心、腹痛、腹瀉、口臭、打嗝、脹氣
皮膚系統:濕疹、指甲和頭發較脆、頭皮屑、蕁麻疹、皮膚干燥、黑眼圈
神經系統:焦慮、憂郁、無法專心、暴躁易怒、坐立不安
呼吸系統:氣喘、慢性咳嗽、喉嚨痛、流鼻水、鼻后黏液分泌增多、慢性鼻竇炎
肌肉骨骼系統:關節發炎、關節疼痛
泌尿生殖系統:尿頻、尿急、陰道搔癢、陰道分泌物增多
心臟血管系統:胸部疼痛、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跳加速
其他方面:疲勞、暈眩、頭痛、睡眠困難、體重快速變動、肥胖、磨牙
你的“不耐受食物”,往往是經常在吃的
由上可知,幾乎所有的慢性癥狀都可能和食物不耐受有關。但各種癥狀究竟源于特定病因還是源于食物不耐受,要請醫生經過詳細檢查后來確定。
雖然天然食物各自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但是由于每個人體質不同,某些體質有可能對某種食物產生不正確的反應,從而引發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反應尤其隱蔽,很可能被我們忽視掉。同樣,引起食物不耐受的,也多為平時常吃的食品,一般忌食后6個月癥狀多能消除。
所以,如果不能及時改變飲食結構,不耐受的食物會繼續形成復合物,加重原有的癥狀并不繼續下去。免疫系統超負荷,致使人體各系統出現系列癥狀疾病,包括高血壓、減重不下的肥胖、莫名的頭痛、慢性腹瀉、疲勞、長期口腔潰瘍、反胃、脹氣、炎癥等各系統疾病。
少吃“毒”,從重視IgG檢測開始
發生食物不耐受的患者可同時會對4-5種或更多食物產生不耐受的現象,長期食用也可以引起慢性癥狀,由于其癥狀不像食物過敏,吃了馬上就出現不適反應,一般是在進食后數小時到數天出現不適癥狀,患者自我診斷比較困難。
通過食物不耐受檢測食物特異性IgG,判斷產生不耐受的食物品種,可能找出疾病的真正原因,從而制定限制食物計劃,采用禁食或少食不耐受食物的方法,指導病人避免食入不耐受的食物,從而控制疾病發生的源頭,阻止疾病的持續發展,繼而解除長期病癥。
下面是一位顧客干預案例,她本來很嚴重的免疫炎癥反應,經過我們干預后復查的結果顯示不耐受反應得到了改善。
這個是她干預前在海克維爾做的食物不耐受檢測結果,重點看大米和小米,干預前大米3級,小麥5級。
第二張就是干預8周后的,因為考慮檢測成本就在金域做了個14項的食物不耐受檢測。
大家注意看大米和小麥,8周干預后大米降至1級,小麥降到0級。
所以,食物不耐受是完全可以治療的,但是需要定期檢查動態評估,禁食和隔離后不耐受反應消失可以恢復進食,但根據不耐受程度每3個月到半年復查,根據檢測結果做新的膳食隔離處方,最大限度降低食物不耐受相關慢性免疫炎癥對身體的傷害。
寫在最后
如果大家想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檢查食物不耐受,后臺回復問卷。
問卷填寫完成后,算出自己得分,根據得分看自己需不需要做食物不耐受檢查并干預。需要干預的朋友,我們可以提供幫助。
另外,如果身體某個部位總是反反復復出現某個或某幾個癥狀,但又找不到原因,常規治療沒效果的人不妨也接受一次“食物不耐受”檢測,看看是否存在食物不耐受,并接受專業人員的食療方案。
上誠謹合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基因類的小知識,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賬號(基因健康開課啦:jiankangfw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