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美食大國,我一直認為要論吃,全世界真是沒有那個國家把吃研究得如中國般透徹。當然,我們走了一段彎路,發展起步的慢,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夠高,所以在很多精神消費和物質消費上和發達國家肯定具有一定差距。不過,中國人從來不在吃上節約太多,畢竟民以食為天。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餐,而是隨著互聯網創業大潮火起來的各種美食。
隨著互聯網大潮的襲來,利用各種互聯網工具做生意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微商更是其中占比極大的一群創業者。經過前兩年粗放式的發展,微商也慢慢進入了沉淀期,各種真正借助做朋友圈生意的人開始大量進入,火爆程度雖比不上當年的面膜傳銷大軍但數量也是每年在暴漲。其中,想從美食圈創業的人不在少數。這些人大致分為幾類:
1、個人:對美食有所愛好,通常也比較愛做美食,有時間結合興趣做點個人創業。順帶掙點零花。
2、家庭:一般是家里有人能做出美食,而又正好有人會玩,看著別人微商賣吃的,自己也想試試。家庭作坊式生產合作。試水心態較大,成了可以擴大規模,失敗了也沒啥損失。
3、團隊:找好一個產品做突破口,做營銷,做爆款。就是沖錢去。
那些做得不錯的微商美食都是怎么成為屏霸的?
1、美圖:美食如同美女,顏值是第一營銷力,看臉法則在美食界也通用,不管是不是“照騙”看都看不下去怎么可能吃下去。擺拍的食品圖根據不同的類別是非常有講究的,目的都是引起人們的食欲進而產生購買沖動。
2、小視頻:主要是為了表現制作過程和環境衛生等,強調下無添加食材新鮮什么的。能起到讓人放心的效果。
3、包裝:現在朋友圈食品的包裝LOW可不行,不是只用一個真空包裝就能解決問題的。逼格和調性要足夠吸引人,這些都是需要訂制的。
4、活動宣傳:出色得活動不僅讓人有參與感,愿意參加傳播。而且會跳出那種不停刷朋友圈被人屏蔽的微商怪圈。
5、配送:物流手段現在豐富多樣,同城異地都不再是問題,問題是要根據自己的食物計算好制作、發貨、到達的時間。其實是個統計學上的流程活兒。
6、服務和曬單:幾乎都是微商的老一套,新意不大,不贅述。
7、新奇:這點最后說是因為不是通常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一些創新和自己有一些渠道,比如我認識一個做一種章魚糯米蛋的,第一要有渠道采購新鮮的小章魚,還要創新的結合糯米和其它食材,再有技術把它回填進空心蛋殼中蒸熟。(不說了,再說打廣告了。)
你可能要說為什么作為美食,為什么我不提味道。是的味道是美食的直接感官,但是對于朋友圈的美食來說,你在沒吃到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交易,至于好不好吃只是關系到后面的復購率而已。不好吃,你想投訴或者詆毀都沒有太多渠道,造成的影響力有限,而你的錢已經被賺走了。所以朋友圈的美食,都是用眼睛吃的,不然哪來那么多朋友圈曬美食的。
是個社交軟件,朋友圈曬美食本來就自帶社交屬性,人最離不開的就是吃和社交。所以這個市場很大,大到不權威統計至少是萬億級市場。那朋友圈美食是創業的好方向了?我個人并不贊同這個觀點,我更傾向它依然只是個微商們試水的工具,或者一些食品公司的營銷工具,更合適個人展現下自己的美食興趣等。因為它有幾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1、市場雖大,細分太多,完全無法標準化。對于吃來說,本來就沒有百搭的口味,個性化太強。而面對中國這種連菜系都能細分出十幾個的大國來說,標準化根本癡人說夢。加上支付接口和額度的一些限制,所以大公司只能將其當做宣傳入口,流量渠道。不能當成銷售平臺市場來做。
2、雖然大的餐飲集團不會進來做微商,但是小的行業細分卻會很看重,比如各種鹵制品,涼菜系列,腌烤系列,甚至方便火鍋等細分行業的從業者,他們紛紛希望通過朋友圈來打開新的收入渠道。所以大家能看見我前面說的三類朋友圈美食從業者非常活躍。
3、創業者青睞,因為輕資產,一個家庭廚房就能開干,門檻低,只要你能做出一種美食,會就行。所以很多會做吃的又像創業的人就瞄準了這里,而且有些朋友也成功了,比如我以前文章中提到的賣粽子的朋友,但是我并不贊同大家往這個方向創業。當成興趣的延伸和美食的分享更好。
4、餐飲行業的年淘汰率高達68%,在上做朋友圈美食也一樣,你看看有幾個堅持過3年的。
作為社交美食如果成為創業者的生意以下幾個擔憂是無法避免的:
衛生,食品安全本來在中國就很讓人擔憂,在自己家里制作的這種食品更加沒有辦法保證。圖片,小視頻其實完全無法保證食品安全,完全無法監管的情況下只有靠制作者自己的良心保證。
食材,一般在朋友圈售賣的基本是重口味食品,你根本沒辦法分辨食材的新鮮程度,好壞,是否有添加劑。
照騙,既然是看圖買東西,和X寶一樣,你面對的問題就一定有貨不對板,不過這個時候你連維權的渠道都沒有。
支付售后,微商可不是貨到付款的機制,當然現在通過微店購買會好點,但是面臨各種售后維權依然很難。
消費者難,創業者也苦,巨大的競爭壓力在微商界也是一樣的。獲客來源對于這種熟人強關系社交軟件來說本來就比較難,如果自己朋友圈有限,獲客就必須尋找外部渠道。
雖然對地方和人力要求的成本降低,但是對于時間成本的要求卻反而增加,你不花時間拍照,修圖,軟文,發朋友圈的話,基本就不用做了。
損耗,對于做食物的創業者來說最怕的就是賣不出去造成的損耗,所以那么多人做重口味的食品,一旦你的食品出現積壓變質,那么你就會陷入死循環。要么賣變質食品,要么虧損成本。所以合理的預判很重要,但是你無法預計顧客的需求。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做預售的原因。
收益,對于創業者來說,收益肯定是衡量這個事業是否值得做下去的第一要素,但是這種事業合適用來賺第一桶啟動資金,不足以長期做下去。不上規模,你賺的錢不夠多,上了規模,就只能做個渠道,你肯定要上更多更大的平臺渠道。
朋友圈美食曬圖
朋友圈美食采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