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來關注小印談美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不爛子,或許你吃過,或許你比較懵,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來了解下這種美食。
炒不爛子
不爛子(本名拌子)也稱撥爛子,是一種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部分城市傳統面食。在山西方言里把“拌”這個字拆成bú和làn兩個音來讀,諧音就成了“不爛子”。晉南以及部分其他城市叫做“饋壘”,如大同市靈丘縣也叫“奎lui或奎lv”。
有些地方也叫丸子,因為不爛子在蒸熟的時候會團成團子狀。
不爛子有一個重要的別稱,亦是分支——“苦累”。起名為苦累就是為了說明這是一道憶苦飯。在山西省苦累通指各類不爛子,而于河北省更偏向于指豆角不爛子或是野菜不爛子。
苦累多叫于山西臨汾市、忻州市保德縣等地,河北南部邢臺、巨鹿、廣宗、平鄉南宮、清河、威縣、邯鄲、武安、等地。
炒不爛子
不爛子將蔬菜(如土豆、茄子、豆角等)拌入面粉或棒子面,攪拌均勻后上籠蒸熟。春末榆樹槐樹開花時也可以用榆錢、槐花做食材。另外,白菜葉子也可以用來做不爛子,但是不需要蒸煮,直接翻炒即可。
其實不爛子還可以添加熟的大米,小米,芹菜、韭菜的菜葉,或是槐花、榆錢、掃帚菜、紅薯葉、棒子面等,芹菜根切成小塊與土豆絲面粉一塊放到鍋里蒸熟,味道筋道而有嚼勁。
胡蘿卜、蔥、炒不爛子
土豆不爛子
簡介:撥爛子,山西特色美食,流行于晉中地區,是一種粗糧食品。可用原料種類較多,有土豆、豆角、圓白菜、槐花等,一般是用面粉經過攪拌,放入鍋中蒸熟后油炒后食用,也可以加西紅柿辣醬攪拌后食用。
面粉的選擇也不拘泥于白面,可選用莜面,玉米面,高粱面等。下面教給大家的是一款快手懶人版拔爛子。
主料:土豆(1500克),面粉(依土豆量而定),水(適量)
輔料:食用油(50克),蔥(一段),雞蛋(2個),鹽(3克),蒜(適量)
步驟:
1.土豆去皮,剪成小丁
2.把土豆丁放入鍋中,加水至微微沒過土豆,大火煮開5分鐘
3.大蔥切碎備用
4.煮好的土豆上面倒入面粉,面粉的體積是土豆的2/3,鋪平點,蓋上鍋蓋燜1分鐘
5.把火關小或關掉,用筷子把面拔散,和土豆拌勻,使土豆塊上均勻地沾上面粉
6.把土豆拔在四周,中間露出鍋底,開小火,倒入花生油,放入蔥,慢慢炒香
7.改中火,放入鹽和花椒面炒勻即可
8.依個人喜好加入醋、辣醬、鹽等。出鍋啦!
不爛子食材
食用指南
鏘鏘!出鍋啦!趁熱依個人喜好加上醋、辣醬、鹽什么的,拌拌捧著碗就蹲門口趁熱吃了吧,香著呢!
主要功效
1.好吃。
2.解饞。
3.不爛子富含淀粉,營養價位很豐富,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
4.淀粉與蔬菜的結合,不僅能夠豐富口感,而且蔬菜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特色:
外焦里嫩、入口微辣,再嚼微甜、香辣可口、是一道簡便易做的小吃、也可以作為主食,不區分大人小孩食用,很受大眾歡迎。
如果你也是一句美食愛好者,歡迎評論與小編參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