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菜好吃 切菜需講究刀法。
“廚以切為先”。很多人認為切菜是最不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實不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何計國副教授表示,切得一手好菜,不僅決定烹飪的難易程度,甚至影響菜肴的營養價值。下面介紹幾個讓切菜更輕松的小竅門。
1.巧切黏性食物。先用刀切幾片蘿卜,再切黏性食物。蘿卜汁能防止其黏在刀上,切出來也很好看。比如:年糕
年糕
2.巧切肥肉。切肥肉時,其中的大量脂肪會溶出來,一來不容易固定在案板上,下刀時會滑刀切手,二來不好掌握肉塊的大小。可先將肥肉蘸涼水再切,邊切邊灑涼水,這樣既省力,肉也不會滑動。
五花肉
3.巧切魚肉。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因此切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下刀的方向最好順著魚刺。另外,切魚時要干凈利落,這樣炒熟后形狀才完整。
魚肉
4.巧切羊肉。羊肉中有很多黏膜,炒熟后肉爛而膜硬,口感不好。所以,切羊肉前應先將黏膜剔除。
羊肉
5.巧切牛肉。牛肉筋多,為了不讓筋腱整條地保留在肉內,最好橫切。
牛肉
6.巧切豬肝。豬肝要現切現炒,因為切后放久了不僅使養分流失,炒熟后還會有許多顆粒凝結在肝片上。鮮肝切片后,應迅速用調料及水淀粉拌勻,并盡早下鍋。
豬肝
7.巧切蛋糕。生日蛋糕很容易黏在刀上,因此,切前最好將刀在溫水中蘸一下,這樣,熱刀會融化一些脂肪,起到潤滑作用,防止蛋糕黏刀。此外,用黃油擦刀口也可起到同樣的效果。
蛋糕
8.巧切大面包。可先將刀燒熱再切,不會使面包黏在一起,也不會松散掉渣。
面包
切制原料粗細薄厚均勻,長短相等一致,否則原料生熟不一致。
根據原料質地老嫩,紋路橫豎,按不同烹調要求,采用不同的切法,如肉類原料,筋少、細嫩、易碎的肉,應順紋路切,筋多、質老的要頂紋路切,質地一般的要斜路切。
注意主輔料形狀的配合和原料的合理利用。一般是輔料服從主料,即:絲對絲,片對片,輔料的形狀略小于主料。用料時要周密計劃,量材使用,盡可能做到大材大用,小材小用,細料細目,粗料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