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經常會關注一個問題,翡翠原石開料后,套了手鐲剩下的余料怎么處理?是不是就是當垃圾扔了?扔哪里了我們可以去撿一些嗎?聽到這些疑問,我還是忍不住笑了,如果別人套鐲子剩下的料子當垃圾扔了的話,那我一定會天天守在垃圾桶旁邊。
這塊料子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這塊料子本身很有質量的,高冰飄花料。第一考慮肯定就是出手鐲了,不過這中間過程就是個辛苦活了,手鐲怎么套才合適,才最有價值,這就是個考慮、比劃,再考慮再比劃的過程了。
當然,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用最佳方案取出來的手鐲那是最完美的。手鐲無裂紋,飄花生動,價值肯定就是最高的了。
手鐲心直接選擇做了一個平安扣,很省事,也是最好的方案,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做一件大肚佛公,但是這得看料子本身合適不合適,就這件料子來講,帶了飄花,佛公開臉的話就不干凈了,所以選擇做平安扣。
那還有剩下的料子怎么辦呢?當然不可能就這樣扔了呀,所以大家也別興奮,更沒地方去撿。特別是一些高貨料子,那是恨不得一點點都利用上了。到這個時候剩下的,基本就是一些很零碎的料子了。所以把它們做成珠鏈,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跟手鐲過程一樣,翡翠珠子也是機器套出來的,也是需要比比劃劃的,并不是網友們一句車珠子那么簡單的。
看看這種水,完美起膠,這要是當廢料丟了,那得損失多少啊?
剛好串成一串,個個飽滿完美,高貨料子出的翡翠珠鏈,價值也是不菲的,并不會比手鐲的價值低,在拍賣會上都是動輒幾百萬上千萬的。
這樣一套是不是很養眼?這就是一塊翡翠料的制作過程了,把料用到極致,這是每個從玉人的理念。特別是現在翡翠料子價格這么高,多利用一分,那回報就多一分的。
當然大家會說,這種高冰飄花的料子怎么可能會被扔掉,那我們看看其他品相稍遜的邊角料的結局是什么。
這個是前不久看到的手鐲心,手鐲當然已經取了。紫羅蘭翡翠的料子,料子品相不是特別好,但是應用很值得一看。
貨主測量后發現還可以再取一個小圈口的手鐲。但是他在取這個小手鐲的時候,動了點小心思。
當然離不開先展示一下這個手鐲,顏色和種水其實都還是不錯的。但是有了這些黑絲就很難過了。不然價格翻個幾番沒問題。不過做成完成品也可以輕輕一碰就出水啊。
貨主最后決定取的是貴妃鐲,而且并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這就是貨主的小心思了,中間的鐲心又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圓形和一個小月牙,圓形已經畫好了要做個葉子。最后那個圓形一分為二做了兩片葉子,小月牙做了那條魚的把玩件。
更驚喜的是還多磨了一個蛋面,貨主這物盡其用的心思讓那些小氣鬼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成品出來了,沒有拋光但是也出水了。心痛的就是這些黑絲真的太讓人難過了,但是還是有了個小手鐲。
這些小玩意兒的水頭也都不錯,唯一可惜的就是黑了。實在可惜啊。拋完光的物件,已經很美了。再加上又取出來的小手鐲。貨主光這個手鐲位就得到了兩個手鐲兩片葉子、一條小魚還有一個蛋面,唯一可惜的還是因為料子上的黑色物質。
如果是這樣的料子你會怎么規劃來取最大的價值呢?一塊原始切漲了,拿手鐲基本上是每個人的第一選擇。那拿了手鐲后呢?剩下的料子要怎么應用才能將價值最大化?之前聽說過一位大神,拿出手鐲后剩下的邊料最后賣的比手鐲還貴。但那畢竟是特例,不是誰都能學得來,所以凡事還是需要我們去妥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