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孩子的童年決定了他的一生,那么他的品格則決定了他的命運。孩子的品格教育,一不需要說教,二不需要獎懲,其中的教育全都在日常的生活里。
1、給孩子愉快的思維方式
善良和豁達永遠是相伴的。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豁達的孩子,長大后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系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2、孩子說謊,要找客觀原因
兒童生來不會說謊。只要沒有誘因,孩子就沒有必要拿說謊來為難自己。孩子說謊不外乎兩個原因,一個是模仿大人,一個是迫于壓力。
3、人無信不立,誠實贏得孩子的未來
“誠實守信”雖然極盡樸實,卻可以給人帶來一生的光彩;雖素顏無痕,卻能給人以最好的保護。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淺;即使他很努力,也總是后繼無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沒有底氣;即使他想要去愛,也不會好好把握。實事求是還是一種責任。孩子實事求是地做人、做事,他在生活中自然會形成誠實的品德,無論是對他人、還是對自己的學習、工作有一種天然的責任感,更重要的是孩子懂得了對自己的生命和人生負責。
4、不人云亦云,做真實的自己
人云亦云,并不是做人的真實態度。家長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要鼓勵孩子有獨立的思想,都要真誠地、盡量有高度地看待一個問題,而不僅僅順從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種習俗。這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孩子的批判意識。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一個孩子,望子成龍心切使得不少家長虛榮心、浮躁心跟著上漲,偏執行為頻頻出現,很多父母不當的教子方法其實不是由于他們教育知識欠缺,而是由于虛榮和浮躁使然。在對孩子的教育中,一切都應盡可能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越是實事求是,孩子的人生就越順利,生活才可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