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明確“小學生閱讀”的任務幾項硬指標:
1.對小學生閱讀的速度 300字/分鐘
2.課外閱讀容量數量100萬字(相當于小學課本12-15本)
3.積累熟讀60篇(首)優秀詩詞文章
4.方法 默讀、瀏覽、猜度、誦讀
請留意:這是小學生語文學習評估的“底線”,即便如此才是及格。
家長應應抓住小學生閱讀的基本要素
1.材料的選擇
2.活動的開展
3.方法的指導
4.效果的評價
個人的看法:個性化——因人而異(這就要求你了解孩子、不跟風、不盲從、不放任);
立體化——親子閱讀,是陪伴是參與是討論是分享是互換是相互啟發是相互比照,不是監督更不是看押。
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一些家長有疑惑啊?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愛上閱讀。
既是我們在抓小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要盲從,一定要注意因人而異。當你的孩子喜歡科幻,你就可以陪他好好的讀一讀科幻;你的孩子喜歡詩歌,你就可以陪他讀一讀詩歌,可以跟他比賽讀一讀順口令。想讀什么可以放開來,不要跟著別人的屁股走。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孩子今天看完以后,你提醒他可以休息啦,可以鉆被窩啦。但是孩子仍然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手,這其實就是愛上閱讀的第一步。
我們的家長在孩子這一成長的過程中的作用及變化相當關鍵。相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家長陪伴是鼓勵更是一種堅毅的守望;相對自己來說的話,是改變是學習是對自己以往所學的升級!
當然我們的孩子在閱讀時候要帶著疑問去讀每一篇文章。課文是孩子閱讀成長積累認識知識的主陣地(多讀、誦讀、精讀、邊讀邊想最重要)
在這我要提醒家長哦,少給孩子責怪,少給孩子一種責備和鞭策、都促。多給孩子多一點夸贊,多一點欣賞,多一點鼓勵。這樣如此反復,是對小孩子至初中生閱讀起步最關鍵的時刻。絕不是把書往那一扔,孩子去讀吧,那不是閱讀,那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