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李先生,去年開始出現陣發性心前區憋悶。一般發作持續十幾分鐘,之后就好了。李先生也沒在意,過幾天之后,晨起再次發作胸悶,持續不緩解,大汗淋漓,伴瀕死感,家屬見狀急呼“120”。心內科醫生對其進行急診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完全閉塞,可見血栓影。經過1個半小時的搶救,閉塞的血管開通,李先生的心痛也消失了。
很多人以為,心梗、冠心病,這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疾病。殊不知,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心梗奪去了生命!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基礎上血栓形成而引起的,較少見于冠狀動脈痙攣,少數由栓塞、炎癥、畸形等造成管腔狹窄閉塞,使心肌嚴重而持久缺血達1小時以上即可發生心肌壞死。
急性心肌梗塞發病突然,但約有50%~80%的病人發病前1~2天或更長時間有先兆癥狀,若能引起警惕,則有可能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心肌梗死的3大征兆:
征兆1:心絞痛
心絞痛最典型的癥狀為陣發性,也就是突然發生的胸悶、憋氣、胸痛。
一般不超過20分鐘,由于心臟缺血所導致的疼痛或不適的感覺,超過20分鐘就會發生心肌梗死。
征兆2:突發心慌憋悶
出現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胸悶、乏力、心慌癥狀,或在活動時出現心慌、氣短等現象或癥狀加重,并有逐漸加重的趨勢時,也需即刻就醫。
征兆3:軀體疼痛
有可能出現在上腹痛、牙痛、下頜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視。
年輕人心肌梗死更可怕!
老年人有反復的有缺血性胸痛,缺氧代謝產物能夠刺激新生血管的生成,避免或減少心肌梗死面積。年輕人則不同,他們冠心病患者心臟的冠狀動脈狹窄一般較輕,早前沒有復發,一旦發作,往往是大面積心梗。
心肌梗死的誘因:
1.吸煙:煙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煙霧中的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使血液攜帶氧的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均可引起冠脈痙攣,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
2.過度疲勞:中青年心肌梗死的發病人群主要是腦力勞動者,有的人工作起來幾天都不休息。這種沒有規律、過于勞累的生活,非常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3.壓力過大:人在緊張時,會大量分泌腎上腺素,導致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交感神經興奮,這很容易引起心肌梗死發作。
預防心肌梗死:
一、提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
二、合理膳食:以富有營養的清淡飲食為主,應三低一高:低脂、低熱量、低鹽、高纖維素和維生素。做到按時進餐、飲食有節,避免暴飲暴食,適時補充水分。
每日1~2杯茶:鱷嘴花茶
鱷嘴花學名黎王草,主產于我國海南熱帶雨林地區,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少有分布。鱷嘴花含有豐富的三萜類、黃酮糖苷、多酚類和維生素類等活性成分。經常飲用鱷嘴花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梗死、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抗心律失常。鱷嘴花在馬來西亞和臺灣等地作為傳統中藥,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
每周吃2~3次魚
魚類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棕櫚油酸和油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亞油酸、亞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組成。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病等有一定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天魚類的攝入量為75克—100克。
三、控制好血壓: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有效地減少冠心病的急性事件,對防范中風、腎功能損害、眼底病變等并發癥也大有裨益。
四、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