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養正——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
馬順先工作室結業作品展
開幕式時間
2017年7月3日 下午3:00
展覽時間
2017年7月3日——2017年7月11日
展覽地點
七臻美術館
(北京通州區 宋莊潞苑北大街17號)
主辦單位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畫展題簽
馬順先
學術支持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參展藝術家
導師馬順先
曹富文、金增斌、孟德武、郭彩紅、鐘虹
楊孝娟、夏淑賢、王玉春、李同江、劉海軍
李瑋、師小雨、王藝華、王盛武、王振發
焦振亮、闕淳旭、崔煜華、崔博
李建鋒、楊經緯、時小林、楊帆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國畫高級研修班是清華大學第一個關于中國畫的培訓項目,課程體系從整體到細節都做了較為完整、自洽的設計,其中也嵌入著價值塑造的育人內涵:希望學生更加“獨立”與“自由”。開辦九年來,成績斐然,培訓學員近三百余人,多人次獲得全國大獎,還有多人加入中國美協。此次又國畫班結業之際,教師和他們的高徒精心繪制佳作,給我們帶來醇美的視覺盛宴。
王國維先生致力于哲學、美學,有開辟創新之功,在《靜安文集·論哲學家與美術家之天職》中破天荒地提出:“哲學與美術之所志者,真理也。真理者,天下萬世之真理也,而非一時一地之真理也?!闭者@樣的言論,這樣的治學態度,說王國維先生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完全恰當的。
1929年6月3日,在王國維先生辭世兩年之際,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立碑予以紀念,碑上刻有陳寅恪先生所撰的紀念碑銘。全篇的思想是強調,大學師生在學習和研究上,要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并認為這種精神、思想具有永恒的價值。我們今天重溫這個碑文的核心命題,從中國畫這個角度對獨立精神、自由思想加以詮釋和發揚。
無論是從思想內容看,還是從表述特征看,中國畫都是中國傳統哲學的縮影,既是哲學又是美術,是哲學的美術化,也是美術的哲學化,它兼哲學與美術為一體。我與國畫班的師生結緣于中國畫的繼續教育,國畫班的導師授課之余,于專業研究頗深,極富文人意趣,對中國畫中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理解和探索極其深入。
“獨立”與“自由”是中國畫研修班師生的理想。在繪畫結構到畫面形式和繪畫語言的自洽程度,從美學的角度實踐了舒展流暢又嚴謹、非常隨意又一絲不茍,辯證關系把握得特別好。各位高足跟隨老師,手摩心追,于先生教誨,得知頗深,用功亦勤,每個人皆自成面目,已各具風格。與不遠之期,皆當為中國畫界之英才。
是為序,期中國畫之大發展。
——鐘敏 于清華園
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深圳中國畫藝委會秘書長
《先風》藝術期刊主編
▼
弘道養正 蛻變出新
論語有云:“君子志與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把學以致道,作為君子學習的至上目標,一個人只有悟道,把握萬事萬物原始本來,才能游刃于萬變世界,終得永年。
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馬順先工作室正是秉承寫意精神,續接傳統文脈, 謳歌時代風骨進行教學安排和教育實踐的。工作室教學分三大板塊:與古為徒,造化為師,中得心源。通過慢寫、速寫、 臨寫、 意寫的四寫訓練,通過拆裝,組合,再造的筆墨構成訓練,鼓勵學生打下堅實的傳統基礎;通過邀請名家講座,讓學生對美術史、畫論、哲學、詩詞等有一定的提高;通過研究經典,深入生活,引導學生對景寫生,對景創作,自覺提高創作水平,為時代樹碑立傳。
學習是快樂的,大家都在學習中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和提高;學習是艱苦的每個人都在創作中經歷了痛苦的“蛻變”;進步是驚人的,大家在原有水平上跨越式進步,技術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老師是欣慰的,感恩大家,同心協力,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我們會繼續堅持以寫生糾正空泛,以寫意強化特色,有計劃,有方法地進行教學和指導創作,讓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突破。
路漫漫其修遠兮……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馬順先工作室全體成員會一如既往地秉承清華學風、弘揚寫意精神、注重寫生證悟、鼓勵大膽創新……
——馬順先
展覽部分作品預告
▲ 山水清音
馬順先
240x122cm
▲印象茶溪谷
馬順先
255x144cm
▲ 豐收
17屆 | 曹福文
235x123cm
▲ 芭蕉圖
17屆 | 金增斌
200x178cm
▲ 綠色家園
17屆 | 李同江
140x260cm
▲ 高山仰止
17屆 | 郭彩紅
140x254cm
▲ 瑞鳳霓凰
17屆 | 李瑋
180x96cm
▲ 小城故事
17屆 | 劉海軍
140x230cm
▲ 煙云供養
17屆 | 孟德武
140x240cm
▲ 式古圖新
17屆 | 師小雨
135x200cm
▲ 式古圖新 局部
17屆 | 師小雨
135x200cm
▲ 暖風
17屆 | 王玉春
96x180cm
▲ 事事如意
17屆 | 夏淑賢
69x45cm
▲ 晨
17屆 | 楊孝娟
240x190cm
▲ 晨霧
17屆 | 鐘虹
120x240cm
▲ 士兵印跡
16屆 | 崔博
150x185cm
▲ 高松漏疏月
16屆 | 闕淳旭
96x180cm
▲ 鐘馗夜巡圖
16屆 | 王盛武
96x180cm
▲ 夢幻霓裳
16屆 | 王藝華
240x123cm
▲ 太行訪友
16屆 | 王振發
180x96cm
▲ 四時之景
15屆 | 李建鋒
180x48cm x4
▲ 源遠流長
15屆 | 時小林
240x123cm
▲ 青出于藍
15屆 | 楊經緯
240x100cm
▲ 清泉逸趣
15屆 | 楊帆
180x96cm
積美融真
積美融真是美術雅集(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互聯網藝品商城,致力于藝術品生活化、藝術品收藏、美術家社交、作品銷售的互聯網平臺。
我們的產品是“美”,法國雕塑家羅丹有句名言,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發現。幫助更多的人建立審美能力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責任。
通過新媒體的運營,讓美術家便捷銷售變現藝術品,讓顧客便捷、放心、收藏藝術品。
如你所見除了做藝術,我們還釀造了一壺“中國藝術白酒——美術家酒”。通過藝畫藝酒的跨界混搭為美術家個人打造品牌。
東方美學之極致皆在酒中。酒,是中國人的情感所系,是中國文化的忠實見證。數千年來,酒能惹得無數騷人墨客或淺酌低吟、或痛飲狂歌。酒氣氤氳,沉醉著一部中國歷史。
美術雅集公司所傾力打造的,就是讓白酒回歸文化,讓藝術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