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1998年12月入伍,安徽和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軍事寫作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西城區文聯主席團成員。4次舉辦個人書法展,出版專著4本。
結識黃濤是在2016年的3月。這天傍晚,同住在京西賓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的解放軍報社譚健總編輯問我晚上有沒有空,一起去看一位年輕的書法家。于是,在軍委北極寺老干部局機關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里,有了我和黃濤的第一次見面。一年多的接觸,黃濤給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特別是他身上氤氳著的那種同齡人身上少有的溫厚穩重又朝氣蓬勃、正面向上的氣質,令我感慨乃至敬重。
黃濤初始給我的好感,是他對藝術的認真和交友的真誠。古語說人過三十不學藝。我們這些年過半百離開工作崗位才有了些時間的人,再想入門拜師學藝已是奢望,只有廣益多師,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對我們這類初學者,人們往往礙于年齡和情面,鼓勵多,批評少,客套中耽擱不少時間,事倍功半。而去年入夏我第一次單獨到黃濤那兒討教書法,走進他不大的書房后,他邊簡單和我寒暄邊鋪開紙墨,然后搬把椅子坐在我的對面。當我提起筆的那一刻起,房間里一下異常地安靜下來,他再不說話,非常嚴肅地、神情專注地看我書寫,幾分鐘后,便讓我停下筆,開誠布公開始點評……沒有一句客套的鋪墊,句句都是直言的指教,他的這種坦誠和直率,真是讓我喜出望外,身處燥熱的暑日,心情大爽,竟感覺窗外有山花爛漫,拂來陣陣清風。
我欽佩黃濤這種同齡人中少有的成熟和沉靜。更欽佩他由于這種成熟所選擇的目前已經有六七年時間、暫時疏離繁華、青燈苦修、殉道般的勇氣與堅持。黃濤成名較早,25歲時,兩次獲得北京市電視書法大賽一等獎,即后兩年中,又接連榮獲解放軍總政治部和中國書協舉辦的兩個書法比賽的一等獎,短短五六年里,連續在十幾次國家和軍隊書法大賽中過關斬將,摘金奪銀,被解放軍報的報道譽為“活躍于軍隊和國家級專業比賽屢獲大獎的戰士書法家”。如此傲人的成績,加之書法界眾多前輩非常喜愛和看好這個聰慧穩重的青年,如果挾勢而進,只要在圈里多多參與,定會春風得意,順風順水,名利雙收。然而,正在此時,而立之年的黃濤似乎突然意識到了什么,有意識地勒住了正欲疾蹄的馬籠頭。
在黃濤已經出版的幾本書中,我覺得有兩本有重要的意義:一本是2011年他年滿30歲時出版的《棲心元墨:黃濤文墨集》,里面收錄了他的書法和小說、散文、隨筆等共10余萬字,算是而立之年對過去的一個小結和留念;一本是2012年出版的《劍風墨韻:知名青年書法家黃濤作品選》,基本是他一年中新創作的作品。之所以說它們重要,是因為我覺得黃濤在百尺竿頭之際出人意料地戛然而止、歸隱“山林”的轉變中,這兩本書堪可視為路標性的作品。是否一定要疏離書壇的繁華熱鬧去刻意折磨自己?唾手可得的名利與前途難卜的自我修煉到底該如何選擇?經過一段認真的思索,黃濤下定了決心:在而立之年,給自己一記棒喝:人一定要有重量!自己如果真的將書法視為生命,想讓它綻放出奪目的光彩,一定要越過自滿和虛榮的陷阱,扎扎實實地開始內在修養的修煉,以實現書法藝術和人生的涅槃。他“思路已晰,只待時日”(《棲心元墨:黃濤文墨集》自序),并堅信:“世人皆因“爭”而為之惑,為之殆,寵辱若驚。茍能少思寡欲,見素抱樸,修為于道,積善成德,專心于藝,或可期以成就。”(《劍風墨韻:知名青年書法家黃濤作品選》跋)。
從此,黃濤開始了瘋狂的讀書。中國古代經史子集,現當代中外歷史哲學,中國書法書史書論,中外文學名著,中國古典水墨畫創作……在繼續精研書法技藝的同時,他要在德行、學養、才情、志趣、品格等方面全面狂補,為自己今后的作品蘊育超乎常規能量的營養。這幾年里,黃濤的古文字能力大為提高,一篇篇小說散文和隨筆接連在報刊媒體上發表,水墨畫也達到不俗的境界。
黃濤是一個極為清醒的人。他知道,人生修煉最根本的是德的培養。他深有體會地說:“書者當以人品為最,次之為學問藝事。不可假技藝之高超,忽略為人處世之純正,如此則背道而馳,失之甚矣!”所以,他非常注重對自己德行的培養和提高。他所在的單位下轄20個干休所,在戰友們眼里,他是個溫厚和藹又講原則的好團委書記好兄長;在老干部眼里,是一個敬老向上令人喜愛的好戰士好孩子。黃濤經常抽出時間去看望各個所里的老將軍老戰士們,聽他們回憶艱難浴血的過去,聆聽他們做人處世的無字之書,從他們身上汲取精神的營養。這些精神之鈣,融會進了他的作品,也必將使他的人生之路終生受益。
這幾年,在博覽群書、全面修煉的基礎上,黃濤把自己學習的體會融匯到創作中去,先后舉辦了4次個人書法展,出版書法作品和書畫、文集4部。他走出書法界的象牙塔,把作品交給社會各界更多的人來評判,來交流,從形形色色人的感受中汲取更為豐富的營養。人們明顯地感覺到這幾年他作品的風骨、個性有了很大的加強和躍升。
黃濤身上還有一個可貴的品質,就是看問題從不人云亦云。在他溫和謙遜的外表下,有一顆審慎、追問的心,一種自覺的批判意識。他說,一個人如果思想正常,做事中規中矩,一般不會有太多非議,但成就也不會太大,“我更在意不合乎情理或不正常的思想,不過前提是合法,合度,這種人有所非議,然而成就也會大一些。”他“不愿做古人的復印品,也不愿意隨現代書法的潮流”。這種批判精神是藝術家一種優秀的特質,甚至是能否成為藝術家的門檻。
幾年來,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加強自己,黃濤以自己的實力加入了中華詩詞學會、中國寫作學會,成為中國軍事寫作學會的常務理事……以上所說的隨便拿出一項,都是同齡人甚至很多成年人也尚未做到的。然而,人們卻看不到他任何的欣喜和滿足。因為,這些成果對于他,無非是征程中一座座記錄里程的碑石,其作用是幫助自己更好地調整和定位,鞭策自己更快地前進。
黃濤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不僅得到單位領導、戰友、老干部、書法同仁們的肯定和喜愛,也因自己的德藝雙馨得到社會的認可。近幾年,解放軍報、中央電視臺CCTV7頻道、書畫頻道、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等專題采寫和拍攝,多次對他進行報道。2013年,榮獲解放軍總參謀部“學習成才標兵”稱號;2016年,35歲的黃濤當選北京市西城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團成員,要知道西城區在古都北京可是名列前茅的文化大區,能夠以如此的年輕、書法的技藝在這藏龍臥虎的地方脫穎而出,其實力不言自明。然而,黃濤還是那副笑模笑樣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樣子,仍然還是那個文靜、靦腆的年輕人。
路遙知馬力。我堅信黃濤是能夠走遠的。經過這幾年的修煉,黃濤更成熟了。他像一名勝算在胸的騎士,滿載著他日積月累的收獲,穩健、扎實、目標明確地繼續前行。黃濤曾在給家鄉報紙上寫的一篇感想中說:“起伏乃自然萬物的常理,人生亦是如此,須沉潛一番,積蓄力量,所謂‘伏久者,飛必高’。只要堅持下去,堅定自己的選擇,我深信會有實現理想的一天。”30多歲的年紀,如此高的起點,日益豐厚堅實的積累,況且還有大把的時間供他繼續淬火、磨煉,我相信,黃濤定可以長轡遠馭,達到做人與書法事業的新的高峰。鄭暉/文
(作者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出版社原社長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