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書法入國展的秘訣
作品三個視點
很多人準備國展作品,花了很多心思。其實,準備作品是有訣竅的。實地看過評審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首先是很多作品打包成卷,然后一張一張的由工作人員掀開,那么這里面的竅門是什么呢?因為作品都很長(大),所以評委坐在那里的時候,他的視點一般會集中到:
1、作品的中間部分。
有時候上面的作品會壓住你的作品上面看不到。有時候也不全打開。況且,即使作品掛起來的時候,評委們也很少抬起頭來看最上面。
2、落款和下部。
這是距離評委最近的部分,他的視點會落在這里。
3、右上角頭幾個字。
如果作品完全打開了,評委會習慣性的按照書寫的順序從左上角看一下。
因此,準備作品的時候,最好把這三個視點部分處理好。
2
作品背面的環(huán)節(jié)
作品背面不就是按照征稿啟事的要求,寫上自己的姓名和通訊地址嗎?是的。但是你不知道,在評選過程中有多大的效用?。據(jù)我觀察,很多評委在評選的時候,經(jīng)常會關(guān)注這是誰寫的,尤其是在掛起來評獎的時候,他們往往有一個經(jīng)典動作----翻開作品右下角看看。
這是啥意思?這就是在看這是誰寫的!如果你認識足夠多的朋友和評委,你要把作品背面的姓名啥的寫大一些,用那種木工用的寬鉛筆!同時,在作品背面中間位置、背面左下角等處都寫上,給評委們一些方便。
3
作品落款問題
我在這里不是講的章法中如何經(jīng)營位置,也不是用什么字體落款的問題。忽悠學基本不涉及書法本體的東西,而更加注重的是實戰(zhàn)性!
1、落款的名字千萬不要寫這個齋那個齋、這個堂、那個堂的齋號。
還是那句話----連你的真名都沒人知道,用齋號干嘛?要落上自己的真名字,最好是全名。三個字的名字就寫全三個字,四個字的名字就寫四個字。
2、要把自己的名字重新設(shè)計一下。
我的意思是說,把名字寫的容易一眼就認出來。不要寫得連鬼都不認識,在這里把簽名搞得很帥沒用!
3、把自己的名字適當和落款或者名與姓氏之間拉開一些距離。
其目的就是適當?shù)淖屆中涯恳恍?/p>
4、把名字在不影響整體效果和章法的情況下,寫的大一些、粗一些。
這樣,你會在初評、終評、評獎中占盡優(yōu)勢。不信?不信吃虧的是你自己!
4
學誰的問題
很多人多年以來在傳統(tǒng)經(jīng)典書法上孜孜以求,甚至花了畢生的精力研究傳統(tǒng)。但是我要告訴你:書法創(chuàng)作和國展創(chuàng)作絕對不是一回事。說穿了,國展創(chuàng)作是給評委看的,用某位著名專家在某培訓班講課時說過的話:“你的目的是把評委忽悠了!”。
所以,根據(jù)多年來無數(shù)次國展評選獲獎、入展作品來看,你用古人包括什么王羲之、蘇東坡、王鐸這些人的風格創(chuàng)作,基本沒戲。就是王羲之親自參展都白費。因為評委會盡管嘴巴上口口聲聲的說要植根傳統(tǒng),但傳統(tǒng)具體是什么、什么樣,其實評委自己們也根本弄不清楚。他們會裝模作樣的說你沒有出帖。
那咋辦?學當代人的啊。比如:學張旭光、學劉洪彪、學王義軍、學李雙陽、學陳海良......現(xiàn)在看看大展中學他們的都獲獎,至少入展。提示一下:千萬別學陳忠康,因為評委們看不懂!
5
具體學誰的時尚性
國展作品要學當代人,不是所有的當代人都適合學得,要注意跟風的時尚性!比如原來中青展學劉正成、流行書風學王鏞,前兩年學張旭光、陳忠康、王義軍、陳海良,從這些變化中和國展風格的時尚性上看,風在變!口味在變!
怎么把握時尚性呢?誰都朝三暮四,所以你也要朝秦暮楚。關(guān)于這個時尚性的把握,你最好緊緊跟著最近的一次展覽走。不要學前幾年的,那款式早就不流行了,別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一個書法家如同服裝設(shè)計師,你要緊緊跟著時尚的風跑,這樣你才不落伍。其實,這才是最狠的流行書風也!
別跟我抬杠,你投稿國展的目的是啥?不就是想入展、獲獎、加入書協(xié)、出名、賣字賺錢嘛?!你千萬別和我說:我是為了繼承國粹,我是想檢驗一下自己的水平。你要這么說,我就覺得你太虛偽了!
6
修改的把握
很多人一直疑惑,創(chuàng)作國展作品應該怎么把握個性的問題。舉兩個例子:某權(quán)威人士和我說過----國展作品,個性太張揚的進不去,要寫的中庸!啥意思?太張揚總有人喜歡有人反對,所以別冒這個險。所以,每當評獎結(jié)果出來以后,評委們自己都奇怪:這么會是這樣一個結(jié)果呢?連他們自己都迷糊!
九屆國展一位一等獎作者接受一個記者詢問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對話:
記者:你平時的創(chuàng)作和國展獲獎作品比較,獲獎作品寫得很簡單,為啥?
獲獎作者:國展作品不要弄得太復雜,評委們看不懂!
是的,弄得太高級,評委們真的看不懂!千萬不要以為評委們是專家,其實,他們往往還不如你呢。不信?這些評委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大家就知道了---當然,他們當中絕大多數(shù)人是不敢出來當眾人面遛的。還有,國展評選本身就是一個大眾活動,不是高端的評選也不是學術(shù)性很強的研究,這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書法海選活動,因此通俗的、漂亮的、適合大眾口味的東西永遠是主流。
7
師承很重要
中國就是一個講究師承的國家,因此你有沒有師承對你的一生很重要。這個,我們可以從同學會、政壇中都能看出來。
書法,既然作為這個時代的一個職業(yè)乃至升官發(fā)財?shù)墓ぞ撸瑤煶惺窍喈斨匾摹jP(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無數(shù)次大展中的獲獎名單看出來。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平時的一些書法活動、雅集以及一些蛛絲馬跡中發(fā)現(xiàn)。
所以,奉勸大家有機會的話,還是鉆窟窿盜洞的通過各種關(guān)系拜幾個好的老師。老師,我想應該是有實權(quán)、評委、書協(xié)領(lǐng)導,總而言之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人。
8
多交朋友
現(xiàn)在,年輕人起來的很快,所以,作為一個書法家,尤其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書法家,一定要眼睛放寬,多交朋友。除了老師級、評委級的,還要注意當代中青年那些最厲害。這些人沒準過兩年就是評委了。所以,有一天你的鐵哥們都成了評委,哈哈,你的作品往展廳一掛,我靠,那時候你心里啥感覺?真的希望,當代書壇在未來得幾年內(nèi),形成一個很大的關(guān)系圈,大家都是朋友,那時候才是當代書壇真正和諧的時候。期待著......
寫得好,還要學會做人好,這才是硬道理!
9
視覺沖擊力問題
應該明白,展覽的作品和在書齋里面創(chuàng)作的雅玩的作品不是一回事。為啥?因為展覽作品是有很大的展廳環(huán)境作為支撐的。所以,展廳里面的作品必須要考慮視覺沖擊力。
很多書法家創(chuàng)作展覽作品總是把平時習慣的手法用進去,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
比如,你的字很小,那么在評審的時候通篇看去,除了章法沒有別的。所以在初評的時候,評委稍微一疏忽你就沒命了。
再如,你的字筆法細膩,細節(jié)非常好。可是在評選的時候,最多3秒鐘的機會,不是所有評委都有時間和心思看到了你的細節(jié)和精致。
所以,把字寫大、章法新奇、某些字的組合、夸張、變形是很有必要的。這一點,大家看看屢次國展作品集中獲獎的作品,看看他們的作品尺寸、字的大小以及那種沖擊力就知道了。
最后我要說,書法展不是衡量書法好與壞的地方,下多大功夫,在那里可能什么都不是,寫的再糟在那里也可能揚名四海。總而言之,書法展不是展示書法水平的地方,說白了,是展示誰會鉆營的地方,是能否用書法外的功夫在書法界揚名立萬的地方。所以說,首先學會經(jīng)營,至于字寫的好不好還重要嗎?你下那么大功夫想出名,你傻呀!
來源:中國書法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