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蹦出孫悟空,能長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看上去毫無生機的石頭縫,其是好多物種滋生的溫床。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和木耳有點像的東西。
石耳,又叫石木耳、巖菇、臍衣、石壁花,一般生長在懸崖峭壁陰濕的石頭縫中,因而野生的比較稀少,因為采摘難度較大。
長得像黑木耳,口感也類似,不過要更薄更爽脆一些。煲湯燉菜放一點,菜品會變得鮮美許多。
好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起眼外表下蘊藏的巨大食療價值!
1、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是一種高蛋白的補品。
2、石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熱、養胃陰、滋腎水、益氣活血、補腦強心的功效。對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有熱、便秘下血,頭暈耳鳴,月經不調、冠心病、高血壓等均有良好的食療效果。身體虛弱、病后體虛的人滋補效果尤佳。
3、此外,據《本草綱目》記載,石耳還有美容養顏、益補精氣神及抗癌防癌的作用。
最后再教大家一個石耳的食療方子:
石耳蒸豬肉
步驟:
1、石耳15g,溫水浸軟;豬瘦肉90g,切片。
2、加水適量和鹽少許,蒸熟。
3、上午蒸一次,喝湯;下午蒸一次,全部食用。
功效:
石耳化痰止咳,豬瘦肉補虛,可用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輔助治療。
*本文系茄子健康特約作者原創作品,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轉載請留言與我們取得授權。
*更多的營養科普文章,請關注我們的:茄子健康(dietitian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