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5歲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女性,來診咨詢懷孕問題。表明她并不是特想懷孕,只是為了治療痛經,想讓醫生幫忙,盡快懷孕。
用懷孕治療痛經?
我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嚴重痛經。每一次都痛個半死。我不想切除子宮,網上說懷孕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看出她是一位有知識的做事嚴謹的女性,來診時已經做足了功課。
我曾做過一期關于痛經的公益問答,很多女性對痛經的描述是“痛死人了”“每次月經來潮就想走一次鬼門關”!可見,痛經對女性生活質量的影響有多大。
不錯,國際內異癥大會(加拿大魁北克)上提出了五個“最好的治療”(Best therapy),即:腹腔鏡是最好的治療、卵巢抑制是最好的治療、“三階段”(手術→藥物治療→再次腹腔鏡手術)治療是最好的治療、妊娠是最好的治療、助孕技術是最好的治療。其中有懷孕治療內異癥之說。
一、子宮內膜異位癥為什么會痛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最為突出的臨床表現。用于描寫痛經的詞句往往是這樣的:繼發性,進行性加重。嚴重的痛經與異位病灶的浸潤程度疾病變得位置有關,位于子宮直腸窩和宮骶韌帶等處的病灶常引起嚴重痛經。
痛經的發生機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可能以下幾點:
① 異位子宮內膜在卵巢激素的影響下也有周期性的變化,類似月經期的出血。異位的內膜反復的周期性出血,引起了病理進展,刺激局部組織導致疼痛;
② 正常位置的子宮內膜與異位的子宮內膜都會產生一種叫前列腺素的物質(PGs),子宮受其影響引起過度收縮,子宮血流量減少,局部缺血導致疼痛;
③ 異位的子宮內膜病灶可發生炎癥反應,產生其他一些肽類物質引起疼痛。
二、怎樣判斷痛經的程度
疼痛是患者的一種主觀感受,因此疼痛強度的評估并沒有客觀的儀器可供選擇,主要還是依靠患者的主觀描述。每個人的痛閾不同,對疼痛的耐受程度就不一樣。臨床上對于疼痛的評估方法有二種方法。
① 量表法。評價疼痛常用采取語言評價量表(VDS)、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主訴疼痛分級法(VRS)、視覺模糊評分(VAS)、數字評價量表(NRS)等。雖然方法不少,但較繁瑣,但臨床工作中很少應用。
② 經驗問診法。臨床上大多是通過問診,間接了解患者的痛經程度。如根據對工作學習及日常生活的影響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或詢問患者是否需要吃止痛藥,止痛藥是否有效,從而了解痛經的程度,是否需要進行干預。
輕度:不影響工作,生活;
中度:影響工作,不影響生活;
重度:疼痛劇烈,影響工作及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痛經,大約1/4的內異癥患者無明顯痛經。且痛經的程度多為主觀判斷,與個人的耐受程度,心理狀態都有關系。另外,痛經的程度與疾病的范圍,輕重并不一定呈正相關。
三、懷孕為什么能治療內異癥(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激素依賴性的疾病,器官依賴性的疾病。 其發生與發展都與雌激素及卵巢功能有關。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絕經后,青春期前這個病很少發生。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可以達到緩解痛經的目的。因此懷孕,哺乳期的閉經是治療內異癥的最好治療方法,且懷孕是一個生理過程。
60年代的“假孕療法”;70年代“假絕經療法”。從80年始,促性腺激素釋放素激動劑(GnRHa)問世并用于內異癥的治療中,以及短效避孕藥的應用,目的都在于此。
四、懷孕治痛經?靠譜嗎 ?
我認為,靠譜也不靠譜。
靠譜的理由是如上所說。不靠譜的理由是,如沒有生育要求,治療內異癥,治療由內異癥引起的痛經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大可不必用懷孕生育這種大動干戈的方法。況且,30%--50%的內異癥患者有生育障礙,有些不明原因的不孕癥也與內異癥有關,想通過懷孕治病,談何容易!
重要的事情說一遍,請走心!如果有生育要求,懷孕時頭等大事。懷孕的目的不是為了治療痛經,是為了及時發現不能懷孕的情況,及時發現自己是不是那30%--50%的有生育障礙內異癥患者,以便及時治療。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意味著從容面對。
五、這位35歲的女性該怎么辦 ?
35歲,已屬高齡。我的建議:
① 面對自己的內心(是想永久丁克,還是想做媽媽);
② 正視自己的問題(結婚多年,避孕太過成功,不一定是好事,且已經診斷為內異癥);
③ 干與年齡有關的該干的事情(凡是涉及到與年齡有關的事情,寧早勿晚);
④ 如你目前仍在避孕,建議盡快解除避孕措施,如有6-12個月未懷孕,建議積極介入檢查。
痛經并不可怕,很少有人單純因為痛經采取子宮切除或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的根治性手術。大部分女性,通過與醫生咨詢,溝通,理性面對,都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作者介紹:高芹,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醫來er趣特邀科普作者,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刪除,6月起,每周五19時30分(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我將在醫來er趣為我的粉絲免費答疑,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