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長了啥就得操啥的心!記得前幾天刷某博時,看到有人臉上長的一個疙瘩,擠出來一堆豆腐渣樣的東西。當時心里還想,怎么會長這個呢?
沒想到,前幾日小編無意中發現胸部下邊長了個小疙瘩!一開始沒搭理,還以為是乳腺增生,結果這兩天感覺有點疼,就去醫院檢查了。醫生說是粉瘤,需要在炎癥消除后進行手術切除。
對,沒錯,就是前幾天小編看的視頻,要擠出豆腐渣樣的東西,再把包著豆腐渣的囊清理干凈。所以呀,不管是什么病,得了就是事兒啊!
粉瘤是俗稱,學名叫做皮脂腺囊腫主要發生在人的臉面部、頭上、脖子上和胸背部以及臀部。外形是一個圓形的疙瘩狀物體。一般突出于皮膚的表面,比較容易發現。多發生在青壯年的身上。
粉瘤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填充,膨脹后形成的潴留性囊腫。這屬于良性病變,囊腫增長緩慢,一般里邊有白色豆渣樣分泌物。一般沒有感覺,也沒有癥狀,如果繼發感染,可有疼痛、化膿。出現以下癥狀就可能是粉瘤:
1.發生在以下部位
囊腫發生在皮脂腺豐富的部位,比如頭皮、顏面、胸背等處。
2.無明顯癥狀
表現為突出于皮膚的腫塊兒,一般沒有自覺癥狀,當繼發感染時會有疼痛。
3.球狀外形,不易推動
腫塊的外形呈現球狀,與皮膚有粘連,不易推動。這一點可以和乳腺增生區別。一般乳腺增生的結節與皮膚沒有粘連,是可以推動的。皮下脂肪瘤也位于皮下,但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見皮膚像橘皮一樣(稱作橘皮樣征),與粉瘤不一樣。
4.中等硬度
摸著像是摸鼻尖的感覺一樣,有彈性,沒有波動感。一般數量不一,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小者數毫米,大者近10厘米。
5.內容物為豆腐渣樣物質
一般發生在面部的就像起了個大痘痘一樣,其中心部位有針頭大臍孔凹樣開口,呈藍黑色,形如針頭粉刺,擠壓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樣內容物,內容物為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細胞,常有腐臭味。
6.易繼發感染
若并發感染可出現紅、腫、熱、痛炎性反應。囊腫在外力的作用下,比如受到擠壓,可以破裂而暫時消退。但會形成瘢痕,且易于復發。所以應及早進行手術切除。
由于女性生理特殊的原因,在月經的前后期可能會有乳房的結節產生,應予以區分。若是月經期后,結節消失了,就不用切除了。必要時可行超聲檢查,以便于了解囊腫性質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治療粉瘤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局麻下手術切除。手術比較簡單,在門診就可進行。應當盡量完整地摘除,不殘留囊壁,否則易復發。CO2激光、電離子微創法操作簡單,出血少,切口小,不用縫合,幾乎不留瘢痕,復發率低,尤其適合于顏面部皮脂腺囊腫的治療。
平時應該注意預防,保持皮膚清潔,皮脂腺開口要保持通暢,以便于分泌物暢快的排泄,不堆積在皮脂腺中。發現癤腫時,不能任意擠壓、搔抓,以免引起感染。
以上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