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乳腺癌,4年前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切除乳腺以預防乳腺癌的新聞,讓大家對BRCA這一影響乳腺癌患病率的遺傳性基因有了新的認識。
如今,更多的相關基因區域正在浮出水面。
北京時間10月2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和《自然-遺傳學》各自發表文章稱,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分別發現了65個和10個新的遺傳區域與乳腺癌患病風險相關。這有利于改進乳腺癌的早期篩選、檢測,并可能為新藥物的研發提供思路。
科學家新發現70余個相關基因區域
兩篇論文的成果來自“oncoArray Consortium”,一個致力于研究常見癌癥的基因位點的科學聯盟,由550 多位來自六大洲、300多個機構的研究員組成。
《自然》發表的文章是這樣說滴:
在《自然》發表的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分別將122977位確診為乳腺癌的歐洲人與105974位健康歐洲人、14068位確診為乳腺癌的東亞人和13104位健康東亞人的基因數據進行比對。從中發現了65個新的基因區域和乳腺癌患病風險顯著相關。
美國杜克大學癌癥生物學博士、科普作家、現以研發人員身份就職于一家跨國藥企的李治中向澎湃新聞解釋:
這不是簡單的基因突變,更準確的說是單核苷酸多態性(SNP)。每個人的基因都是有點不一樣的,這可以區別不同人群?,F在的任務是找到那些微小的不同(比如一個堿基的差別),能夠預測一個群體患乳腺癌的風險是不是和另一個群體不同。
《自然-遺傳學》發表的文章是這樣說滴:
《自然-遺傳學》的文章則聚焦于乳腺癌的一個特殊亞型: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患者。通過對比21468位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患者、18908位攜帶BRCA突變者(其中9414位是乳腺癌患者)和100594位健康對照人的基因數據(皆為歐洲人),研究人員發現了10個與雌激素受體陰性乳腺癌風險相關的新位點。
BRCA1和BRCA2是上世紀末,科學家先后發現的兩種和乳腺癌相關的遺傳性基因。這兩種基因有抑制癌癥發生的功能,當它們發生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攜帶BRCA突變的乳腺癌患者通常屬于雌激素受體陰性,相對其他乳腺癌患者而言,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率、生存率都較不理想。
因此,對攜帶BRCA突變的群體而言,評估風險,決定是否進行預防性切除尤為關鍵。
李治中表示,有BRCA1或BRCA2突變的人,比如像安吉麗娜·朱莉,得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會大幅增加,但也不是100%。
這些人群通常需要做決定,是不是像朱莉一樣預防性地切除乳腺和卵巢。這些新發現的SNP對這個人群來說比較有幫助,因為他們總是需要篩查和風險評估。
如果既有BRCA突變,又有高危的其他SNPs的話,患乳腺癌的風險就很高。
乳腺癌:城市女性癌癥的主要負擔
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每年新發病例約27.9萬,并以每年2%左右的速度遞增。
乳腺癌發病高峰主要出現在45歲~50歲之間,城市女性的發病率是農村人口的近兩倍。
除了基因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專家認為,乳腺癌高發與遺傳、肥胖、雌性激素濫用等因素密切相關。
這些人容易患乳腺癌
1、有家族史
如果母親,姐妹或女兒在絕經前被診斷為乳腺癌,那發病率是普通人的3倍。
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近親(如,表兄弟姐妹,阿姨,祖母)有罹患乳癌,那患乳腺癌的幾率也會增加。
2、有個人史
一側乳腺癌的患者,對側乳房發生癌變的機會比一般人高5-7倍。如月經初潮早于12歲,或停經年齡在55歲之后;長期服用避孕藥(雌激素);第一次妊娠年齡大于30歲及從未生育過的婦女;進食過多動物脂肪,絕經后體重超重等患乳腺癌幾率比正常人高。
3、受生活習慣影響
經常規律鍛煉的婦女發病率較低;肥胖者患乳腺癌的幾率較高;喝酒可以增加患病的風險(由于酒精可以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
4、頻繁染發
據“俄羅斯衛星網”援引《泰晤士報》10月16日報道,英國格蕾絲公主醫院(PrincessGraceHospital)的一名醫生通過研究乳腺癌患者的患病史得出結論,每年染發六次以上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醫生稱,常染發的女子患乳腺癌的機率比普通人高14%,而且染發時最好選用芳香胺含量最低的染發劑。
在人們的印象中,癌癥多見于中老年人,但臨床上,乳腺癌年輕化的趨勢似乎也勢不可擋。如何能更有效預防、發現和控制乳腺癌?定期的乳腺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做乳腺檢查
所謂的定期檢查,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自我檢查,一個是臨床的醫學檢查。
自我檢查“一看二摸”
乳房自檢,最重要的其實是手法。要謹記是“平撫”,而不要“抓”,因為乳腺是由小葉單位組成的,小葉單位本身就是一團一團的細胞。
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廖寧介紹,有很多女性手法不對,用幾根手指去提抓,抓到的明明是一個乳腺的小葉單位,卻以為是腫瘤,把自己嚇得夠嗆。
一看(視診)
面對鏡子,觀察乳房的大小、形狀、皮膚顏色。是否有局部隆起、酒窩征、橘皮征、乳頭指向改變、乳頭內陷等(如下圖)
二摸(觸診)
右手檢查左側乳房,左手檢查右側乳房;手指并攏平放于乳房上,用指腹有力度的平穩的以打圈圈的手法觸摸乳房(切忌抓捏);范圍覆蓋整個乳房從頂部到底部,從乳房到腋窩。
檢查包括:乳房外上→外下→內下→內上→乳暈區→乳房腋尾部→腋窩。
臨床檢查:女性25歲就要開始
B超: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是,25歲以上的健康乳腺(注意,是乳腺),每年進行一次乳腺彩色B超檢查就足夠了。
但如果乳腺查出有異常(乳腺腫塊、結節等腫瘤性質待定的病灶),就要每半年檢查一次。除此之外,如果有典型的家族史,就要把關注乳房的時間提前更前。
廖寧強調,如果在乳腺B超中發現有腫塊、囊腫等異常情況的時候,40歲以下的女性,也不建議做鉬靶檢查完成進一步的確認,而是采用核磁共振(MRI)。
乳腺鉬靶X線:廖寧指出,一般建議,女性在40歲開始進行鉬靶聯合乳腺B超檢查,這種檢查方法可以得到非常準確的乳腺癌診斷結果。
如果家族中有三個女性患有乳腺癌,或者母系家族里面有一個以上的卵巢癌患者時,彩超聯合鉬靶的檢查時間,就要提前到35歲。
在針對不同病灶的時候,鉬靶和乳腺B超有它不同的針對性的特殊性:
鉬靶檢查對于以鈣化為表現的形式的早期乳腺癌,診斷準確性是相對較高的。
而B超不一樣,看鈣化的能力低一點,看囊腫、腫塊的能力比鉬靶強,尤其是對一些特定腫瘤,比如乳頭狀瘤,B超則顯示了它強大的力量。
乳腺磁共振:適用已行X線鉬靶或超聲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定性困難的患者;患重度乳腺增生懷疑導管原位癌的患者;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行新輔助化療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療周期中監測療效等。
小提示:月經干凈后自檢最放心
因為女性在月經前、月經期,都會有乳房脹痛的感覺,如果這時進行自檢,會明顯感覺乳房變大、甚至能到一些結節(乳腺組織),這其實是乳腺組織受雌激素水平影響的正?,F象。
因此,為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每月的乳腺自檢最好安排在月經干凈后的3~5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