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張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醫師 李映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四病區主任 陳丹青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陸青松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題為“女性與糖尿病——我們擁有健康未來的權利”。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全球有超過1.99億女性糖尿病患者。其中,與女性密切相關的糖尿病類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日益增高。
我國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約12%~18%。專家提醒:約7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產后10年左右可能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懷頭胎患有妊娠糖尿病,即使產后恢復正常,在孕育二孩時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仍為30%~50%,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會影響你的后半輩子,所以一定要警惕!
頭胎患糖尿病
二胎也算“糖媽”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媽媽獨有的一種疾病,一般是在妊娠期24~28周發生的糖耐量異常。容易導致產后大出血、胎兒畸形、巨大兒、難產等并發癥。
現在很多糖媽媽備孕二孩,一類是本身就有糖尿病、糖耐量受損或空腹血糖受損的女性;另一類是一孩懷孕期間患有妊娠糖尿病、產后正常的女性。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懷頭胎時媽媽患了糖尿病,即使產后恢復正常,她懷二胎時還是算“糖媽”。
高危人群
過胖、頭胎超過4公斤
糖尿病大多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容易被忽視。如果具有以下12種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孕婦就該警惕了!應及時進行糖耐量篩查,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妊娠糖尿病
不能靠“餓”
孕婦吃得過于營養,加之運動偏少,很容易導致孕期體重增長過度,進而誘發血糖偏高。而有些孕婦靠餓來控制血糖,大大減少食物攝入量。這是大大的誤區!當身體處于饑餓狀態,會分解體內脂肪來提供能量,由此產生大量酮體,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酸中毒。
對于懷孕期媽媽來說,自己吃得好,肚子里的寶寶才健康。預防妊娠糖尿病做到這4點:
△飲食均衡
很多人懷孕后飲食量增大,但只多吃她們愛吃的東西,如高淀粉、高脂類食物。胎兒需要均衡的營養,不要一味攝入高熱量。
△少吃甜食
孕婦應盡量避免加葡萄糖、冰糖、蜂蜜等甜食,防止攝取糖量過多,熱量過高,代謝異常,產生酮體。
△多吃水果和雜糧
膳食纖維是人類所需的第七大營養素,它能通過吸水膨脹使人產生飽腹感,減少進食量,還具有調節血糖、防治糖尿病的功能。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粗糧、雜糧及水果。
△少食多餐
一餐吃太多,血糖快速升高,間隔太久時間沒吃東西,空腹情況下很容易產生酮體,不利于胎兒發育。孕婦每天攝取食物次數的為5-6次,攝時時間間隔要均勻,不要空腹太久。
糖耐量檢查
產后每3年做一次
妊娠期糖尿病母親的糖代謝異常在產后多數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2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患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幾倍。
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產后一定要注意通過產后飲食結構調整,均衡合理飲食,控制每日食物攝入,同時增加鍛煉,防止肥胖,減少或者推遲2型糖尿病的發生。
建議妊娠糖尿病患者產后6周就應該進行75g葡萄糖耐量試驗。而且,產后至少每3年要做一次糖耐量檢查。而肥胖等高危人群更應每年檢查一次。
本文參考資料:
①《健康時報》2017-03-21《妊娠期糖尿病癥狀不典型》
②《健康時報》2015-08-24《二低一高飲食防妊娠糖尿病》
③《健康時報》2015-07-23《妊娠糖尿病的兩個誤區》
④《廣州日報》2017-11-12《七成妊娠期糖尿病 十年后變2型糖尿病》
編輯:王小磊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標才是官方出品噢!